海德格尔、狄尔泰与历史主义的危机

海德格尔、狄尔泰与历史主义的危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查尔斯·巴姆巴赫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李果
出版时间:2021-11-1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265562
丛书系列:历史现象学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德格尔
  • 狄尔泰
  • 历史主义
  • 哲学史
  • 现象学
  • 解释学
  • 存在主义
  • 德国哲学
  • 思想史
  • 危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倪梁康、卓立主编的“历史现象学研究丛书”中的第一本,由查尔斯·巴姆巴赫著,书中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所谓“历史主义的危机”进行了解释。他将历史主义的危机简要概括为:许多德意志知识分子在1900年代对历史研究中之方法和对象的过多关注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他尤其强调两种影响:一是相对主义对绝对价值的解构,二是专注于过去而对当下的解构。全书分以下几章: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夹缝中的德国哲学;文德尔班的科学分类学;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的历史科学知识论;威廉·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时间的断裂”:青年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解构。

作者简介

查尔斯·巴姆巴赫,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哲学系教授。著有《诗歌中的正义尺度:海德格尔、荷尔德林与策兰》(2013),《海德格尔之根:尼采、国家社会主义与古希腊人》(2003),《海德格尔、狄尔泰与历史主义的危机》(1995)。参与编辑了《哲学家和他们的诗人:康德以来德国哲学的诗意转向》(2019)。即将出版《陌路归乡:解读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荷尔德林”》。

目录信息

目录
历史现象学研究丛书 1
海德格尔、狄尔泰与历史主义的危机 1
致谢 7
导论:现代性与危机 1
第一章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夹缝中的德国哲学 15
第一节后黑格尔哲学中的合法性危机 15
第二节现代哲学的笛卡尔式焦虑 22
第三节德国精英文化的危机 27
第四节危机意识与笛卡尔式的科学 34
第二章文德尔班的科学分类学 41
第一节新康德主义对历史方法问题的关注 41
第二节文德尔班对哲学作为价值科学的定位 45
第三节校长就职演讲:“历史与自然科学” 47
第四节欧洲的科学分类(从柏拉图到密尔) 50
第五节文德尔班的困惑:方法的逻辑问题和自由的形而上学问题 55
第三章海因里希•李凯尔特的历史科学知识论 59
第一节李凯尔特对当代哲学危机的回应 59
第二节哲学作为与世界观对抗的科学 61
第三节李凯尔特与康德先验观念论的关系 63
第四节自然科学方法与历史方法 69
一、自然科学概念和历史概念之构成原理 69
二、个案化和通则化的科学 69
三、历史方法的价值问题 71
第五节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 73
第六节历史科学的价值和客观性 74
第七节因果关系和价值观:李凯尔特的先验哲学和梅尼克的历史主义 77
第八节李凯尔特对历史主义问题的回应 80
第九节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 85
第四章威廉•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91
第一节狄尔泰的计划 91
第二节《精神科学引论》(1983)的统一性 95
第三节狄尔泰与实证主义、观念论和历史学派的关系 97
第四节康德的提问方式和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102
第五节狄尔泰与危机哲学 106
第六节狄尔泰的体验概念及其与精神科学的关系 109
第七节历史性和诠释学 116
第八节历史相对主义的危机 122
第九节自我矛盾的“历史”理性:真理的历史性和人对科学方法的诉求 128
第五章“时间的断裂”:青年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解构 135
第一节神学的革命性话语:卡尔•巴特的《罗马书》 135
第二节信仰危机 139
第三节学院哲学的状况 148
第四节海德格尔的解构实践 153
第五节海德格尔的危机和西方思想的危机 157
第六节海德格尔与新康德主义者的分歧 163
第七节希腊的存在论和基督教的契机: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形而上学的解构 169
第八节狄尔泰的提问方式和海德格尔对历史意义的追问 174
第九节《存在与时间》中的历史性和历史 178
第十节历史性、危机和抉择:海德格尔对尼采的复兴 183
第十一节 “时代召唤”思考的危险 187
后记 196
参考书目 201
索引 205
封底推荐语 23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凯尔特对历史主义的克服依赖的是费希特化的康德,研究主体要从自由这一唯一的价值出发,通过自身的行动塑造经验和历史事实,从而能够在杂芜的存在中找到逻辑关联,因为用于理解基本事实的范畴本质上是自由这一活动的形式。文化科学或今天所说的社会科学可以通过方法论上的一...

评分

作者的问题意识相当敏锐,选材和内容组织也颇有亮点。 中译本问题很大。译者对哲学术语不够熟悉,对原著论题和论证思路缺乏理解,因此我们随便翻翻就能看到不少严重的误译。很多句子的意思根本就译反了。 以下举几个例子: 原著P28: Thinkers such as Rickert and Windelband ...  

评分

作者的问题意识相当敏锐,选材和内容组织也颇有亮点。 中译本问题很大。译者对哲学术语不够熟悉,对原著论题和论证思路缺乏理解,因此我们随便翻翻就能看到不少严重的误译。很多句子的意思根本就译反了。 以下举几个例子: 原著P28: Thinkers such as Rickert and Windelband ...  

评分

李凯尔特对历史主义的克服依赖的是费希特化的康德,研究主体要从自由这一唯一的价值出发,通过自身的行动塑造经验和历史事实,从而能够在杂芜的存在中找到逻辑关联,因为用于理解基本事实的范畴本质上是自由这一活动的形式。文化科学或今天所说的社会科学可以通过方法论上的一...

评分

李凯尔特对历史主义的克服依赖的是费希特化的康德,研究主体要从自由这一唯一的价值出发,通过自身的行动塑造经验和历史事实,从而能够在杂芜的存在中找到逻辑关联,因为用于理解基本事实的范畴本质上是自由这一活动的形式。文化科学或今天所说的社会科学可以通过方法论上的一...

用户评价

评分

飞机上看完。相较于海德格尔研究也许有新意?反复和有点重复讲crisis,有点啰嗦了。对新康德主义有比较工整的回顾,但也以致于好奇到底要不要拉这么长,因为最后落在海德格尔,才是重点,结果再回过看,文德尔班那些基本上不讲也行。

评分

廢話好多

评分

误译多且严重。

评分

从知识论到存在论,从历史主义到历史性,海德格尔不是“参与”历史主义的讨论,而是“解构”了历史主义本身。

评分

读完导论部分,作者批判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特别是重释海德格尔对历史主义的批判及其揭示,还放在了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的视角内探讨。其实值得一读的,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哲学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