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录、游记与培根以降英国随笔的融合写作风格
※ 近百幅职场真实摄影精美呈现
※ 一本与工作有关的既痛苦悲哀又欣喜若狂的作品,我怎样才能把赚钱这种行为与成就感联系在一起?我期望达致什么样的成功?我应该怎么样面对我的生活?
在本书中,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以哲学家的跳脱视角审视劳作、职业、个人爱好在人生中的位置,以小说家的生动笔触、学问家的敏锐深沉探究种种职业鲜为人知的奥秘、种种匪夷所思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乐趣。
德波顿的新书也许可以看做是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的哲理小说《老实人》(1759年)的“互文”。在伏尔泰那里,人世远非完美,而工作可以使人免除三大恶事:无聊、罪恶和匮乏,他的主人公康拉德之口说出了为许多人认同的大实话:“还是种咱们的园地要紧。”岁月匆匆流逝,如水、如梭、如青山之巅的浮云。250年后的德波顿,亦对工作寄予深情,只是视角已有些许改变,更多着眼于工作带来的“喜悦与悲哀”,在他笔下,工作以及具有“副业”性质的业余爱好虽然极具挑战性,有挫折、有艰辛,却是人生最享受、最持久、最有益的乐趣。“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工作就是生活。
才子型作家,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居伦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义为“生活哲学”,覆盖爱情、旅行、建筑、新闻和文学等多个方面,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2008年夏天,他在伦敦创办“人生学校”。学校开设课程,出版书籍,主持研讨,发布视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更了解自己”的教育。
我的作品在中国 ——文集总序 文:阿兰·德波顿 译:冯涛 最新出版:工作颂歌 http://www.douban.com/subject/4191531/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首度中国之行。抵达北京时是2004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的几位中国编辑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随身带着我所有作品的中文版。从机场前往...
评分 评分翻开这本书你能找到工作的乐趣 转自2010-02-26都市快报 文:童蔚 《工作颂歌》http://www.douban.com/subject/4191531/ [英]阿兰·德波顿 著 袁洪庚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1月版,30.00元 节后上班,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典型...
评分“我在中国得到了真正的友谊” 转自 2010-04-03 广州日报 文:刘放 阿兰·德波顿:生于 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和《身份的焦虑》等。其作品已被...
评分3.5星
评分一本关于现代工业的随笔集,也算某种“迷思”了。阿兰德波顿脑洞很大,常常从眼前的事物发散到很远很远,很多语句颇有启发。文笔很美,翻译也很好,译者没有专门翻译成中文常用的短句子,而是“特意”保留了英语长句的格式,读起来既优美又充满韵律和节奏感。非常棒的一本书,准备继续看德波顿的其他旧作。
评分也不知道讲了个啥……
评分粗粗读了一遍,感觉书名有点误导性,实际是篇随笔…
评分大才子可能真的是富贵闲人,实地观察各个工种(社畜)工作,写下人类异化的方方面面,论批判性不够狠,论慈悲关怀不够人文,就是一个不用工作的富贵闲人姿态对着社畜们高谈阔论的观察笔记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