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导读

黑格尔导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法国] 亚历山大•科耶夫
出品人:
页数:638
译者:姜志辉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87857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黑格尔
  • 西方哲学
  • 德国哲学
  • 思想史
  • 逻辑学
  • 辩证法
  • 形而上学
  • 历史哲学
  • 导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法国天才哲学家科耶夫精辟解读哲学大师黑格尔

 轰动20世纪的哲学经典,逻辑严密,语言精妙,常读常新

 绝版重印,精编精校

————————————————

这是对《精神现象学》的天才解释:不知有多少次,克诺和我从小课堂里出来时透不过气来,是的,透不过气,说不出话……科耶夫的课程将我折断、压碎、杀死了不知多少次。——巴塔耶《内在体验》

科耶夫首先是一个哲人——这至少意味着他最感兴趣的是真理,整全性的真理。他对厘清世界的激情远胜于他改变世界的激情……由于科耶夫是一个严肃的人,他从不追求独特,他的独特性在于他力图在过去的明哲思想中寻找真理。——艾伦•布鲁姆

——————————————

《黑格尔导读》是亚历山大•科耶夫1933年到1939年间在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程,它并不是纯粹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导读。在这部由他的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的著作中,科耶夫融入了他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独立的哲学著作。

为什么说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在20世纪的作品里可以为那么多人称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揭示了黑格尔思想的当代意义,并且明确告诉人们,我们正在按照黑格尔的理念,走向历史的终结。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科耶夫(1902—1968)法国哲学家,出生于俄国。存在主义的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对法国当今的思想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除了《黑格尔导读》外,主要著作还有:三卷本的《论异教哲学思想史》。

目录信息

编者按
代 序
I. 1933—1934学年课程
II. 1934—1935学年课程
III. 1935—1936学年课程
IV. 1936—1937学年课程
V. 1937—1938学年课程
VI.1938—1939学年课程
附录
I. 黑格尔关于实在的辩证法和现象学方法
II. 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概念
III. 《精神现象学》的结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欲望是什么?欲望是空虚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现实的不存在的显现。是在在于本身的同一中维持下去。人之所以存在,就在于欲望。清心寡欲的人也不能说自己没有欲望,饮食男女这样的基本生理诉求自不待言。如果从欲望之于人的必要性角度看,这个观点似乎站得住脚,但就好像说空气也...  

评分

【作者简介】高宣扬,浙江杭州人,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  

评分

【作者简介】高宣扬,浙江杭州人,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  

评分

欲望是什么?欲望是空虚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现实的不存在的显现。是在在于本身的同一中维持下去。人之所以存在,就在于欲望。清心寡欲的人也不能说自己没有欲望,饮食男女这样的基本生理诉求自不待言。如果从欲望之于人的必要性角度看,这个观点似乎站得住脚,但就好像说空气也...  

评分

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er Kojeve),一个国内学术界陌生的名字。只是几年前福山出版其《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一个人》,在学术界掀起喧然大波时,科耶夫的名字才被一再提及。其实科耶夫的又何止于福山。我们忘记这个名字久矣,翻开本世纪法国思想的史册,一连串闪亮的名字聚集...

用户评价

评分

出了出了,建议改为导读科耶夫

评分

配合精神现象学上卷一起看的,写得很绕,没有读过原著基本上看不懂,不推荐没有哲学基础的朋友拿这本入门。

评分

科耶夫的解读并未超出黑格尔,但却通过对马克思以及海德格尔的引入,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黑格尔,从新认识与研读黑格尔的入口。

评分

很好,但说“精编精校”就属实不要脸了

评分

看了几页《布鲁诺》,特来给它减一星。《永恒,概念,时间》一篇几乎只是将谢林的零星咳唾敷衍为哲学史,且在哲学史叙事中未能给主体及上帝以安顿,就想处理上述三元结构。靠删物自体把康德体系「删」成黑格尔,未免有点事后诸葛亮?当科耶夫大惊小怪地对斯宾诺莎发表阴阳怪气、不知是吹捧还是贬抑的评论时,他最好面对欧式几何也有这种勇气。照他的标准,历史上既神又疯的人实在太多,希望他别当小瘪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