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5-04-26
儀式、政治與權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作為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研究政治儀式的專著,該書對儀式這一人類學的核心議題與政治生活之間的關係進行瞭係統性研究,解釋瞭儀式為何一直都是政治生活的關鍵組成部分,指齣無論是保守還是革命的政治群體,其成功都與儀式的有效使用息息相關。本書探討瞭潛藏在儀式的政治作用中的諸多普遍原則,使用瞭古往今來、遍及全球的各種儀式資料,既顯示齣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儲備,同時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作者簡介
大衛·科澤,美國著名人類學傢、人口學傢、曆史學傢、意大利研究專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社會科學曆史學會主席,布朗大學教務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儀式與象徵、政治與文化、歐洲社會史、人口人類學、政治經濟學和傢庭係統、宗教人類學和意大利社會政治等。曾入圍美國國傢圖書奬(非虛構類,1997)決選,獲《齣版周刊》年度最佳著作奬(2004)、普利策奬(傳記類,2015)等,在社會和學界都有巨大影響力。
譯者簡介
王海洲,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政治學理論、政治社會學、政治現象學和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等,齣版《閤法性的爭奪:政治記憶的多重刻寫》和《政治儀式:權力生産和再生産的政治文化分析》等個人專著。
本書的新觀點並不多,總的來說隻有幾點,但對傳統儀式與權力關係的補充來說都很關鍵,在本書將會看到象徵與情感具體是怎麼“介入”到現實的發揮影響的,哪怕是強迫性的行為,依然具有扭轉認知衝突的力量在,對我來說很好地補充瞭相關問題的思路,好評。
評分內容好,做瞭不少筆記,翻譯的也挺好的
評分很有意思,會聯想到平時根本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儀式無處不在啊。
評分異常精彩,將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關於“權威”形成串聯起來瞭。安東尼·吉登斯指齣現代性是一種存在性焦慮,生活的無方嚮之感以及始終存在的“不安定”促使人們追求“本體安全”。儀式的凝縮性、多義性、模糊性成為“自我認同”最佳棲居場所。儀式通過社會共識産生內聚力,通過情感維係關係,決定瞭等次、權力分配以及日常生活。換言之,它是一種有意識的權力運作方式,象徵是其重要手段,劇場化是其構境形成,既受顯性文化係統的影響,又體現為無意識的背景性知識,既可以化解衝突,又可以製造衝突,既可以維護權力,又可以反抗權力。展演締造彆開生麵的主體間性,對於國傢而言,國傢被人格化;對於政治傢而言,權力被情境化;對於民眾而言,規訓被日常化。精神分析、神話學痕跡頗重。文獻落腳於90年代,時效性不足,需要做補充。
評分怎麼講好呢,跟我預期不太一樣。 功能主義的影響和痕跡一以貫之,沒有將重點放在述儀式、政治和權力三者的互動邏輯上,而且偏重於政治實際中儀式的使用邏輯與實際功能。因此,儀式的産生與概念界定這個問題實際上並沒有特彆清晰的解釋,第一章裏所提及的對於儀式的認知也隻是在狹義與廣義之間左右逢源罷瞭,基本上隻要是作者有所意指的政治行為都被放入到他所理解的“儀式”的框架中,這一點實在失望。
其实只想给3.5星,这里四舍五入下。 其实理论上我不能苛责太多,毕竟这是90年代的,与欧陆社科界联系不紧密的美国政治学界学者写的作品,有较多理论上的不足可以理解。但全书对仪式本身界定与判断不清,从而显出一股为了写“仪式”而强行说是“仪式”的操作让我有点难受。 内容...
評分本书的作者是大卫·科泽(David Kertzer),现为布朗大学教务长。作者的学术背景主要是人类学和历史学方面的,但本书所讨论却是政治学问题。要知道,现代政治学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经济学帝国主义”所殖民,大量采用经济学的量化模型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这样一本以人类学的案例...
評分(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1月13日10版,发表时标题内容有改动) 文/俞耕耘 仪式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我们似乎惯于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仪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仅仅沦为一种残存形式。仿佛它的意义只存于人类学研究的“遥远目光”。然而,在《仪式、政治与...
評分(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1月13日10版,发表时标题内容有改动) 文/俞耕耘 仪式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我们似乎惯于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仪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仅仅沦为一种残存形式。仿佛它的意义只存于人类学研究的“遥远目光”。然而,在《仪式、政治与...
評分本书的作者是大卫·科泽(David Kertzer),现为布朗大学教务长。作者的学术背景主要是人类学和历史学方面的,但本书所讨论却是政治学问题。要知道,现代政治学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经济学帝国主义”所殖民,大量采用经济学的量化模型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这样一本以人类学的案例...
儀式、政治與權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