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政治與權力

儀式、政治與權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大衛·科澤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王海洲
出版時間:2021-11-1
價格: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42606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儀式
  • 政治
  • 權力
  • 人類學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政治人類學
  • 象徵學
  • 儀式理論
  • 權力關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為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研究政治儀式的專著,該書對儀式這一人類學的核心議題與政治生活之間的關係進行瞭係統性研究,解釋瞭儀式為何一直都是政治生活的關鍵組成部分,指齣無論是保守還是革命的政治群體,其成功都與儀式的有效使用息息相關。本書探討瞭潛藏在儀式的政治作用中的諸多普遍原則,使用瞭古往今來、遍及全球的各種儀式資料,既顯示齣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儲備,同時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大衛·科澤,美國著名人類學傢、人口學傢、曆史學傢、意大利研究專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社會科學曆史學會主席,布朗大學教務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儀式與象徵、政治與文化、歐洲社會史、人口人類學、政治經濟學和傢庭係統、宗教人類學和意大利社會政治等。曾入圍美國國傢圖書奬(非虛構類,1997)決選,獲《齣版周刊》年度最佳著作奬(2004)、普利策奬(傳記類,2015)等,在社會和學界都有巨大影響力。

譯者簡介

王海洲,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是政治學理論、政治社會學、政治現象學和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等,齣版《閤法性的爭奪:政治記憶的多重刻寫》和《政治儀式:權力生産和再生産的政治文化分析》等個人專著。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
前言
第一章 儀式的權力
政治、象徵和儀式 / 象徵的權力 / 政治中的象徵/界定儀式/儀式的特性/儀式的政治重要性
第二章 燃燒的十字架和身體爭奪者
對政治組織的歸屬/ 組織的特殊性/ 從地方到國傢 33 權力的授予和剝奪 38 ) 傳達( communication 45
第三章 閤法性與神秘化
閤法性的藉用 / 物神和禁忌( Fetishes and Taboo) /神秘化/ 不平等的閤法化 / 國王的神聖權力/ 反抗儀式
第四章 模糊性的價值
缺乏共識的團結/ 模糊性的價值/ 團結和信仰
第五章 政治現實的儀式建構
圖式化思維 / 其他認知特性 / 儀式和認知的人類學視域/ 政治現實的儀式錶徵/ 比特堡的儀式 / 政治信仰/ 認知失調/ 情感和認知
第六章 儀式生威:藉由儀式爭奪權力
使用儀式傳遞訊息/ 爭奪公眾支持的儀式/ 繼嗣和種姓儀式 / 為通過儀式而戰/群眾儀式和權力之爭
第七章 衝突和危機
人與鳥同? 衝突的儀式化 / 作為政治安全閥的儀式 / 政治危機的儀式應對 / 狂歡節政治
第八章 革命的儀式
法國革命 / 美國革命 /納粹 / 伊朗革命 / 儀式和反抗
第九章 權力的儀式
我們厭倦政治儀式瞭嗎?/ 政治儀式的效力 / 儀式、象徵和政治生活的本質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譯者補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1月13日10版,发表时标题内容有改动) 文/俞耕耘 仪式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我们似乎惯于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仪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仅仅沦为一种残存形式。仿佛它的意义只存于人类学研究的“遥远目光”。然而,在《仪式、政治与...  

評分

其实只想给3.5星,这里四舍五入下。 其实理论上我不能苛责太多,毕竟这是90年代的,与欧陆社科界联系不紧密的美国政治学界学者写的作品,有较多理论上的不足可以理解。但全书对仪式本身界定与判断不清,从而显出一股为了写“仪式”而强行说是“仪式”的操作让我有点难受。 内容...

評分

其实只想给3.5星,这里四舍五入下。 其实理论上我不能苛责太多,毕竟这是90年代的,与欧陆社科界联系不紧密的美国政治学界学者写的作品,有较多理论上的不足可以理解。但全书对仪式本身界定与判断不清,从而显出一股为了写“仪式”而强行说是“仪式”的操作让我有点难受。 内容...

評分

本书的作者是大卫·科泽(David Kertzer),现为布朗大学教务长。作者的学术背景主要是人类学和历史学方面的,但本书所讨论却是政治学问题。要知道,现代政治学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经济学帝国主义”所殖民,大量采用经济学的量化模型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这样一本以人类学的案例...  

評分

(刊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1月13日10版,发表时标题内容有改动) 文/俞耕耘 仪式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我们似乎惯于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仪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仅仅沦为一种残存形式。仿佛它的意义只存于人类学研究的“遥远目光”。然而,在《仪式、政治与...  

用戶評價

评分

內容好,做瞭不少筆記,翻譯的也挺好的

评分

異常精彩,將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關於“權威”形成串聯起來瞭。安東尼·吉登斯指齣現代性是一種存在性焦慮,生活的無方嚮之感以及始終存在的“不安定”促使人們追求“本體安全”。儀式的凝縮性、多義性、模糊性成為“自我認同”最佳棲居場所。儀式通過社會共識産生內聚力,通過情感維係關係,決定瞭等次、權力分配以及日常生活。換言之,它是一種有意識的權力運作方式,象徵是其重要手段,劇場化是其構境形成,既受顯性文化係統的影響,又體現為無意識的背景性知識,既可以化解衝突,又可以製造衝突,既可以維護權力,又可以反抗權力。展演締造彆開生麵的主體間性,對於國傢而言,國傢被人格化;對於政治傢而言,權力被情境化;對於民眾而言,規訓被日常化。精神分析、神話學痕跡頗重。文獻落腳於90年代,時效性不足,需要做補充。

评分

儀式就是象徵 幾乎不言自明的公理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解釋儀式的操作以及領域 都隻是一種分類和組和 大學生寫作業最常見的方法 但多知道一些曆史過程幫助理解重要曆史轉摺總是好的

评分

都是泛泛而談,壓根沒有啥展開啊……

评分

本書視角獨特,史料豐富,觀點明確,即儀式既可鞏固權威,又可推翻政權。但本書運用跨學科研究路徑,加上翻譯問題,細節之處晦澀難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