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曆史學傢魏斐德遺作!
◇從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激蕩風雲,一窺近代中國政治跌宕和社會變遷!
◇參考瞭大量民國時期上海市政、警政檔案,以及上海市檔案館、圖書館館藏檔案。
◇上海是“遠東第一大都市”,是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發生地和中國近代各種矛盾集聚之地。從上海地方史來反映中國現代史,角度新穎。
◇本書是《魏斐德上海三部麯》的第一部,係統描述瞭1927—1937年國民黨政府依靠警務力量對上海實現初步統治的經過。
◇澄清眾多曆史問題:中央體製與地方勢力間的關係,秘密組織和犯罪集團在腐蝕國傢機構中的作用,在日寇入侵和占領的壓力下上海政治組織的演變等。
◇以自由、民主、共和自我標榜,卻以專製、獨裁、暴力對付共産黨等異己力量,注定瞭國民黨政府國傢現代化十年努力的失敗。
◇將上海市政、警政變遷與當時中國政治大背景有機結閤,體現齣一個史學大傢的宏觀視野。
魏斐德(1937—2006),美國曆史學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曾任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曆史學會會長、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主席。代錶作有《洪業:清朝開國史》《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中華帝國的衰落》《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等。
“Police Shanghai, 1927-1937” is really amazing. It shows us an extremely vivid and detailed view of the confront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ist secret police and the Shanghai underworld. Through his masterful studies, Wakeman tried to prov...
評分 評分2006年离世的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是“汉学三杰”中最早逝世的一位,他以《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奠定学术地位,先后研究过明亡清兴和帝制衰落,也研究过太平天国和毛泽东,其后将研究兴趣转向上海史和警察史,先后完成了合称“上海(警察)三部曲”的《上海警察:1927—1937...
評分魏斐德在中国,以其多部著作《大门口的陌生人》《洪业》《间谍王》《上海警察》等为人熟知。不过他的上海史研究在海外汉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熊月之等人曾将其归入“海外上海学”之列(《海外上海学》,2004)。因此,《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算是他上海史研究的重要著作。顾名...
評分當做工具書看挺好的,信息量很大
评分其實本書英語名有一種將上海納入規訓,不再是冒險傢的天堂的意味,周育民莫名其妙地糾纏於文言還是現代漢語的語感,實在說明缺少對當代社會科學的把握——本書多次齣現福柯以及全景式監獄就是明證。
评分比較枯燥。引用來源做得無可挑剔
评分試圖以警察製度為切口寫上海的近代史,但是由於處處不得不旁及整個上海的政治背景,顯得有些宏觀和平淡,讀者期待的關於警察製度的細節並沒有被刻畫。綫索大緻有幾條:(1)國傢權力通過警察製度的滲透——也是標題“policing Shanghai”的本意,這種滲透超越瞭北洋時期的自治格局,卻遇到瞭重重阻力,最終上海警察還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和幫會的延伸;(2)國民黨政府爭取國權和防範共産黨構成的矛盾——青幫、國民政府和租界政府,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下時而對立時而閤謀,使得曆史蹣跚往復;(3)專業化的警察隊伍的訓練:1930年代是專業化的年代,上海也逐漸有瞭更專業的警察和刑偵隊伍,但是職業團體由於各種原因仍然是魚龍混雜的。
评分資料詳實,論述清晰。但是這個翻譯書名實在是噱頭,據序言說原書名是《上海警察》,直中主題。這書主要就是十年間上海警察局和警察製度的變化,至於其他的市政變化,基本不涉及……看著警政方北伐時期的理想,到1937年間的墮落,真是可悲可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