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福山新作,直击欧美民粹浪潮等诸多现象,从身份政治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形势
本书是《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新近出版的作品。作者紧跟阿拉伯之春、特朗普执政、叙利亚危机等近年的国际事件,从“身份政治”这个关键的角度切入,解析形势变化的动因和理路。
★ 经典的福山式广阔视角,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聊到本·拉登,追溯 “身份”的哲学和政治根源
作者从哲学、政治学和现实政治三个维度解析了“身份”的诞生源头,既涵盖了欧美民粹浪潮、威权兴起、宗教纷争等全球政治动向,又深入挖掘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由表及里地解析“身份”的诞生之源。
★ 首次阅读福山的推荐之选,帮助读者反思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
本书关注的“身份”议题既直指全球时政之要,又紧贴普通人的生活,涉及的民族、性别、阶级等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且篇幅短小精悍,不似福山的前作那般遥远厚重,因而可谓初读福山的不二之选。
★ 刘瑜教授长文导读推荐,结合国际政治时事剖析身份政治的好与坏
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刘瑜万字导读,结合阿富汗塔利班等近期热点新闻,总括本书梗概,指点思考身份政治的迷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山的写作宗旨和思想魅力。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政治秩序的起源》等。曾三次入选《外交政策》“全球百大思想家”。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问一个关于“我是谁”的问题。 家人说:“你是你爸的儿子,你爷爷的孙子,你要给咱家传宗接代。” 宗教说:“你是上帝的儿子,你的使命是在人间传福音。” 资本家说:“你是流水线上的齿轮,是我发家致富的人口红利。” 马克思说:“你是先进的无产阶级,要起...
评分2022年1月,北京万圣书园的月榜单上又见福山新作。 在我们的语境下,福山似乎一直是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作家。也许是福山这个名字被一篇历史的终结而广泛的标签化,也许是我们对于美国中心游戏规则的天然抵触,也许是“蝙福”论过于朗朗上口,福山身上一直背负着一个“偏颇的、...
评分 评分 评分身份即屁股,屁股决定脑袋。身份即种族国别肤色甚至听的音乐。随着铁幕降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团体发现自己不必站队,不必依附也能够生存。世界足够大,足够自由,足够宽容;信息足够快速,足够便宜,足够有效。所以任何群体都能够生存发展壮大。从宗教狂热到极端组织再到传统政坛...
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不理解身份政治的含义,然而却在各个场合反复见到这个名词。福山的这本书虽然较为絮叨,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案依然是调和式的,然而却足以让读者对身份政治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较为清晰与透彻的理解。身份政治源于人们对于承认的渴求,其存在有着合理性与必要性,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需要具体对待,同样需要制度与文化上的完善。然而身份政治的问题在于,它成为了左翼政客获取选票的捷径,他们不去关心如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福祉,不再关注阶级不平等,相反,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边缘群体身上,只合法化了边缘群体的身份,却对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成员视而不见。这是身份政治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这本书对于卢梭和心理学的解读相当有意思,社会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尊重,这就是心理治疗开始介入的地方。
评分我看的不是有导读的这本。标记下。个人觉得,身份政治与民族主义一样,都是被发明出来的精神武器,有用,同时危险。福山以身份政治开场,普世价值保底,最后陷入移民问题的泥潭。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觉醒信息应该是传给“阶级”的、却错传给了“民族”。实际情况是19世纪开始的民族解放运动符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利益,前者是资本的全球化,后者则是反帝反封建。阶级问题被延宕了,现在避而不谈怕是大有缺失。
评分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不理解身份政治的含义,然而却在各个场合反复见到这个名词。福山的这本书虽然较为絮叨,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案依然是调和式的,然而却足以让读者对身份政治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较为清晰与透彻的理解。身份政治源于人们对于承认的渴求,其存在有着合理性与必要性,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需要具体对待,同样需要制度与文化上的完善。然而身份政治的问题在于,它成为了左翼政客获取选票的捷径,他们不去关心如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福祉,不再关注阶级不平等,相反,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边缘群体身上,只合法化了边缘群体的身份,却对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成员视而不见。这是身份政治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这本书对于卢梭和心理学的解读相当有意思,社会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尊重,这就是心理治疗开始介入的地方。
评分你被叫去喝酒,结果吃了几颗花生米就回来了
评分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不理解身份政治的含义,然而却在各个场合反复见到这个名词。福山的这本书虽然较为絮叨,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案依然是调和式的,然而却足以让读者对身份政治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较为清晰与透彻的理解。身份政治源于人们对于承认的渴求,其存在有着合理性与必要性,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需要具体对待,同样需要制度与文化上的完善。然而身份政治的问题在于,它成为了左翼政客获取选票的捷径,他们不去关心如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福祉,不再关注阶级不平等,相反,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边缘群体身上,只合法化了边缘群体的身份,却对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成员视而不见。这是身份政治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这本书对于卢梭和心理学的解读相当有意思,社会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尊重,这就是心理治疗开始介入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