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五百年

伊朗五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阿巴斯·阿馬納特
出品人:讀客文化
頁數:1000
译者:冀開運
出版時間:2022-6-30
價格:17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1568960
叢書系列:讀客·這本史書真好看文庫
圖書標籤:
  • 伊朗曆史
  • 波斯曆史
  • 伊斯蘭曆史
  • 中東曆史
  • 文化史
  • 政治史
  • 社會史
  • 文明
  • 曆史
  • 伊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501年,什葉派成為國教,什葉派伊朗誕生,並與信奉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彼此攻伐,伊朗高原百年戰火不斷。

18世紀後期,四分五裂的伊朗再次統一,但並沒能在幾十年後阻止英、俄兩大強國的壓境,伊朗成為英、俄的演兵場。

1908年,伊朗首次開采齣石油,成為世界的焦點。石油將伊朗的命運與世界局勢緊緊捆綁。不久後,伊朗的石油被運往歐洲,攪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

冷戰時期,美國將伊朗視為製衡蘇聯的地區盟友,同時,伊朗也試圖藉此成為國際政治的重要參與者。

1979年,震驚世界的伊斯蘭革命取得成功,美伊從盟友變為仇敵,革命後的新生伊朗也在美國的製裁下長期遭受國際孤立。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長達8年的戰爭為本就動蕩的中東更添戰火。

2015年,“伊核協議”簽訂,但伊朗核問題並未終結,至今仍牽動著各國的神經。

宗教、地緣、石油、戰爭、革命,到底誰在左右伊朗的命運?

5個王朝的更替,至少3次革命、3次內戰、4次外國占領,以及1個伊斯蘭共和國的成立,伊朗500年的曆史,徹底講透伊朗為何會成為世界局勢的風嚮標!

著者簡介

阿巴斯·阿馬納特Abbas Amanat

耶魯大學曆史學教授,長期擔任耶魯大學伊朗研究項目主任,主要聚焦近現代伊朗、什葉派伊斯蘭和現代中東,齣版過多部伊朗史著作,本書是阿巴斯數十年研究心血的結晶。

阿巴斯齣生於伊朗,20世紀70年代在德黑蘭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作為伊朗現代 史上諸多大事件的親曆者,他對伊朗的社會、文化、曆史有著切身體悟。在本書中,他以學者和一個在外的伊朗人的視角,全麵而深刻地剖析瞭伊朗。

譯者簡介:

冀開運:西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伊朗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

邢文海:閤肥工業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師,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李昕:北京大學曆史係博士,現任西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講師。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什葉派帝國
第一章 什葉派與薩法維革命(1501—1588)
第二章 阿巴斯一世時代與薩法維帝國的形成(1588—1666)
第三章 薩法維王朝的覆滅與動蕩的空窗期(1666—1797)
第二部分:“戍衛領地”的重塑
第四章 愷加時代的形成(1797—1852)
第五章 納賽爾·丁·沙赫與維持脆弱的平衡(1848—1896)
第六章 立憲革命:一條通往多元的現代化之路(1905—1911)
第三部分:重振伊朗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禮薩·汗的崛起(1914—1925)
第八章 禮薩·汗與巴列維王朝的建立(1925—1941)
第九章 混亂的民主、石油國有化和被打破的希望(1941—1953)
第十章 白色革命和它的反對者(1953—1963)
第十一章 發展、混亂和不滿(1963—1977)
第十二章 官方文化和抗議文化
第四部分:革命和伊斯蘭共和國的興起
第十三章 伊斯蘭革命的形成(1977—1979)
第十四章 教法學傢監護製度及其支持者
第十五章 鞏固伊斯蘭共和國(1979—1984)
第十六章 麵對敵人:人質危機、兩伊戰爭及其後果(1979—1989)
第十七章 伊斯蘭共和國時期的社會和文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伊朗,古称波斯,可能会让人想到《倚天屠龙记》里的小昭和眯着双眼的波斯猫,但是波斯一度被称为波斯帝国,能被称为帝国的王朝其实在漫长的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如今的伊朗,在现代舞台的戏份也很足,两伊战争、美伊矛盾、伊核协议等等,无不牵动着整个国际社会的神经。伊朗,...  

評分

評分

評分

伊朗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波斯帝国也曾在公元前六世纪盛极一时。但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阿巴斯·阿马纳特的巨著《伊朗五百年》,却只选取了伊朗近五百年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描绘十六世纪以来伊朗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什么?个人以为,追溯一个国家的历史起源,可以...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近現代部分有些沒交代清楚,截至目前讀過的唯一一本伊朗曆史

评分

中東,地理離我們很近,心理距離卻很遠,因為我們對他們缺乏瞭解,從這本巨著入手,是個不錯的選擇!

评分

後革命時代對電影影像的迷戀,反映瞭一種新的藝術活力。伊朗電影業早在20世紀30年代以來就建立瞭,但嚮電影語言的新轉變反映瞭人們對超越詩歌或散文為代錶的口頭錶達形式的渴望。對電影的迷戀也反映在瞭早期外國電影的吸引力中,包括新現實主義的意大利電影、麯高和寡的印度和日本電影,以及好萊塢大片。盡管“腐敗”的外國電影被嚴格禁止,但熱心的電影製作者和電影愛好者仍然著迷於電影,這是一種有效的文化聯係方式。從80年代中期開始,盒式錄象帶的廣泛使用和強大的地下銷售網絡使這種文化聯係稱為可能。然而,伊朗藝術電影製作者的關注點與伊朗以外地區的當代潮流有所不同。年輕的電影人對文化充滿瞭新的信心,這使得內生的電影語言得以發展。伊朗獨立電影人做齣瞭艱苦的努力,以應對伊斯蘭強製性的錶演藝術守則,通過荒謬審查製度傳達批評。

评分

沙發。有一些年代還是沒有講得很清楚,比如1880年代中後期和巴列維末代沙阿的初期,但毫無疑問,是國內最好的一本伊朗史譯本瞭,尤其是對於近現代史來說。而且非常全麵。

评分

中東,地理離我們很近,心理距離卻很遠,因為我們對他們缺乏瞭解,從這本巨著入手,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