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与餐桌

沙漠与餐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
出品人:方寸(The Unique World )
页数:388
译者:陈阳
出版时间:2021-11
价格:8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86452
丛书系列:方寸·新知课
图书标签:
  • 美食
  • 沙漠
  • 旅行
  • 文化
  • 风俗
  • 探险
  • 自然
  • 地域美食
  • 饮食文化
  • 游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水果、谷物、坚果、茶叶……很多我们熟悉的食物都有着深刻且出人意料的过往,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中亚

★ 作者综合了广泛的考古学、植物学、历史学证据,讲述古老世界的农业生产者如何培育出我们今天享用的食物,以及它们传入世界各地的迷人经历

★ 追溯沿着古老丝路的商品、思想、文化和基因交流,以及丝绸之路在食物的进化和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

★ 通过生动的例子,探索食物是如何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并改变全球饮食的

★ 国际学术研究机构马普所研究员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多年心血之作

★ 《自然》《经济植物学》等权威期刊推荐

谷物、水果、坚果、茶叶……我们今天消费的许多食物都有深刻且令人惊讶的过往,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中亚,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世界各地的厨房。丝绸之路沿线的商品、思想、文化和基因交流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有组织的贸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汉朝。本书综合了广泛的考古学、植物学和历史学证据,讲述了古代的农业生产者如何培育出我们今天享用的食物,以及它们传入世界各地的迷人故事。通过考古遗址中发现的保存完好的植物遗存,斯宾格勒三世确定了我们熟悉的作物驯化的地区和人们携带它们周游世界的路线。通过生动的例子,探索了食物是如何塑造人类历史进程并改变全球饮食的。

作者简介

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Robert N. Spengler III)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古植物学实验室负责人,大众/梅隆基金会( Volkswagen/Mellon Foundations)研究员,以及古代世界研究所的前访问研究学者。

陈阳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法语自由译者、写作者。译有《法老的宝藏》《密室推理讲座》《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人间食粮》《人像:2005-2016》等十余部作品。

唐莉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考古学专业博士。

目录信息

关于名词的语义
关于年代的说明
中亚地图
Part I 丝绸之路如何影响我们的饮食
1 / 前言
2 / 丝绸之路上的植物
3 / 丝绸和香料之路
Part Ⅱ 深入厨房的丝绸之路
4 / 粟米
5 / 稻米和其他古代谷物
6 / 大麦
7 / 小麦
8 / 豆科植物
9 / 葡萄与苹果
10 / 其他水果和坚果
11 / 叶菜、根菜和茎菜
12 / 香料、油和茶叶
13 / 结论
附录: 丝绸之路上的欧洲旅行者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沙漠非荒漠。沙漠上的每一站,商贩们叫卖当地水果、坚果,都自信满满地标榜美味无双。也莫以为,是别处传去的作物丰富了他们贫瘠的餐桌。我们亦多受惠于沙漠的馈赠。美国学者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的《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一书就给我们讲述了我们最熟悉的食...

评分

本书是考古学家所写的一本关于今天的几种主食、蔬菜、水果、香料起源、传播发展的探索书籍。写法中规中矩,材料丰富,考证详实,但非专业读者读来会少一些趣味性。 食物变迁的背后是人类文明的变化发展,很多地区曾经是文明核心地带,但后来没落了。 新月沃地是今天多种食物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国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民以食为天”。在“吃穿住行”排列中,吃也是排第一位的。由此可见“吃”的重要性。而且,在过了温饱的阶段之后,人们也开始追求吃的质量,借助自然的力量,通过物资交流等方式,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在这一方面,“丝绸之路”的名气就格外凸显了出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基于考古学重构流行食物故事,以此来回顾这段悠久历史的发端,并有丰富的古植物田野调查加持,再佐以地理历史相关,真的是大大丰富了“沙漠餐桌这一道菜”,在介绍如何通过政治扩张、贸易和旅行来驯化作物和食品的同时,也更正了我对一些食物起源地的认知——苹果不仅起源于中亚,而且通过丝绸之路被驯化——最重要的是作者呈现食物流通在全球化发展中的作用的国际化视角,值得学习。另外再推荐一本也是书中有提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又,真的希望什么时候能全引进老普林尼的《博物志》就好了。

评分

还行,难度不大

评分

我觉得有些无趣,本想打个2星,看到到作者这么辛苦,可能这本书是不对我的胃口,我体会不到,打个三星吧

评分

黍米,何时何地被人类驯化,经历了一次还是多次驯化,为什么黍的野生祖先或亲本种群从未被发现过,黍应归为单系群还是多系群植物,在书面记载出现前其物种是如何跨越亚欧两大洲传播的...<沙漠与餐桌>,这是一部很专业范儿的作品。 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是一个古老交流关系网,将古中国与地中海地区连接在了一起。历史学描述的丝绸之路一般起算于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而<沙漠与餐桌>这本作品里研究的丝绸之路涵盖的时间范围更广。这部专题作品通过分析考古遗址中保存完好的植物样本,力图还原古丝路上植物食物香料的传播路径,叙述了现世那些厨房必备食材的前世今生。和想象内容画风不太一样,偏学术,但是还蛮好读的。跟着食物去中亚云游,视角特别的一部作品,推荐给对植物史和丝路文化生活感兴趣的伙伴们。

评分

基于考古学重构流行食物故事,以此来回顾这段悠久历史的发端,并有丰富的古植物田野调查加持,再佐以地理历史相关,真的是大大丰富了“沙漠餐桌这一道菜”,在介绍如何通过政治扩张、贸易和旅行来驯化作物和食品的同时,也更正了我对一些食物起源地的认知——苹果不仅起源于中亚,而且通过丝绸之路被驯化——最重要的是作者呈现食物流通在全球化发展中的作用的国际化视角,值得学习。另外再推荐一本也是书中有提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又,真的希望什么时候能全引进老普林尼的《博物志》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