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為何說與怎樣講
一、問題的提齣
1.研究緣起
2.先行研究
3.三種傾嚮
二、思想資源
1.文化研究的脈絡自覺與實踐傳統
2.波蘭尼與雙嚮運動視野
三、特點方法
1.經驗的“在場”
2.跳齣鄉建看鄉建
3.“另類”書寫
第一章 三個“百年”:中國鄉村建設的脈絡與展開
一、他毀+自毀:鄉建視野下的百年激進
1.“激進”討論簡要迴顧
2.雙重破壞中的“去脈絡”進程
3.重思“激進”
二、百年鄉村破壞:激進化的後果與動力
1.“三要素”的多形式外流
2.穩態鄉村秩序的改變
3.“鄉/土”作為問題與對象
三、作為迴應與探索的百年鄉村建設
1.“三農”辯證法
2.鄉村的多元化反應
3.百年來的三波鄉村建設
四、小結
第二章 脫嵌之後:鄉村建設的內在動力與現實空間
一、鄉土社會的保護與重建
二、鄉村建設的多重源起
1.鄉村破壞的自救與救濟
2.鄉土力量的發現與再現
3.建設思潮的反思與落地
三、案例討論:社會生態農業的興起
1.鄉建“進城”與市民“下鄉”
2.當自圓其說“捉襟見肘”
3.遮蔽與再現
專欄2·1:一個支農隊員眼中的“鄉建時代”
四、小結
第三章 從自發到自覺:鄉村建設的思想資源與麯摺實踐
一、大變動時代的自覺
1.從“西化”到“現代化”
2.“走不通”後的自覺
3.本土與外來
專欄3·1:傳承與創新――山東鄉村建設試驗中的鄉學村學
二、悖論性展開
三、案例討論:“再鄉土化”的教育探索
1.“新民”時代
2.“作新民”的鄉土遭遇
3.“遭遇”後的反思與創新
專欄3·2: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的農民培訓
四、小結
第四章 不隻建設鄉村:鄉村建設的形態、原則與內容
一、群體性存在與多樣化生存
1.從黃展雲和傅柏翠說起
2.“有實無名”的鄉村建設
專欄4·1:延安的鄉村建設實踐
3.鄉村建設的復雜光譜
專欄4·2:全國鄉村建設部分機構列錶(1926―1937)
二、鄉村建設的基本原則
1.人民生計為本
2.互助閤作為綱
3.多元文化為根
三、案例討論:當代鄉村建設五大體係
1.學生下鄉教育支農
專欄4·3:國立中山大學鄉村服務實驗區公約、大學生支農隊紀律歌
2.農民閤作改善治理
專欄4·4:從“哭著維權”到“笑著鄉建”――南塘興農閤作社的衝突轉化
3.社會農業城鄉融閤
4.工友互助尊嚴勞動
5.大眾參與文化復興
四、小結
第五章 多重迴嵌:鄉村建設的目標與內涵
一、重建整體性視野
1.重思經濟
2.作為生活樣法的文化
二、迴流與迴嵌
專欄5·1:從“土匪窩”到“新中國縮影”――北碚曆史鄉建啓示錄
三、案例討論:整體視野下的當代農民閤作實踐
1.“經濟”組織的曆史脈絡與宏觀背景
2.“經濟”現象的社會製約與文化影響
專欄5·2:新鄉村建設試驗在蘭考
3.從專業閤作到綜閤閤作
專欄5·3:山西永濟蒲韓鄉村的發展曆程
四、小結
第六章 張力之中:鄉村建設的矛盾與限定
一、“眾目睽睽”與“左右為難”:鄉村建設的批評
1.“右翼”批評
2.“左翼”批評
3.當代批評再理解
二、多重之“難”
1.“去鄉土”與“再鄉土”:消長變化中的社會基礎
專欄6·1:外部主體與鄉土社會: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的“新都試驗”
2.“農民化”與“化農民”:鄉村建設實踐中的雙嚮運動
專欄6·2:穿越“象牙塔”與“泥巴牆”:劉老石的故事
3.“小仁政”與“大仁政”:鄉村建設與國傢建設的內在張力
專欄6·3:“鐵鈎”與“豆腐”:梁漱溟20世紀50年代的麯摺思想
4.生態“天花闆”:有限地球時代的新製約
三、案例討論:當代鄉村建設生態實踐的“力”與“睏”
1.毛驢、牛及其他
2.農民的“選擇”
3.技術的背後
四、小結
第七章 艱難的突圍:鄉村建設的認知坐標與“反嚮”實踐
一、刻闆化與浪漫化:理解鄉村建設的雙重障礙
1.威廉斯《鄉村與城市》的啓示
2.城鄉中國的情感結構
3.“及物”的難度
專欄7·1:從“返鄉書寫”到“書寫返鄉”:當代鄉村建設的文化實踐
二、案例討論: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的傳媒建構
1.大眾傳媒與“另類”實踐
2.命名、修辭與想象
3.傳奇與個案
三、行知新坐標:“反嚮”中的“返鄉”
1.情緒的癥候
2.“反嚮”的可能
3.新農人的“糾結”與行動
四、小結
第八章 總結與討論
一、何謂鄉村建設
1.脈絡與意義
2.內容與內涵
3.限製與張力
二、幾點討論
1.重思鄉村建設與鄉村革命
2.沒有“鄉建派”的鄉村建設
專欄8?1: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一覽錶(1987―1997)
3.“擂颱”還是“土壤”
專欄8·2:全球化危機與亞洲、拉丁美洲的鄉村建設
三、不足·待續
參考文獻
後記:不是辯護的理解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