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

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法]朱尔·维耶曼(Jules Vuillemin)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安靖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86709
丛书系列:守望者
图书标签:
  • 康德
  • 哲学史
  • 哥白尼革命
  • 认识论
  • 形而上学
  • 批判哲学
  • 西方哲学
  • 德国哲学
  • 理性主义
  • 经验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将现代哲学史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以费希特为代表的后康德哲学、以柯恩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阐释学)分别视为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辨证论、分析论、感性论的再次阐释和进一步发展,从而揭示了康德哲学对现代哲学发展的规定性作用。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朱尔·维耶曼(Jules Vuillemin,1920-2001),20世纪法国极为重要的科学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法兰西学院“知识哲学”讲席教授,也是将分析哲学引入法国的先驱。主要著作有:《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费希特、柯恩、海德格尔》《康德的物理学与形而上学》《笛卡儿的数学与形而上学》《代数哲学》《从逻辑学到神学: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五个研究》《感性世界的逻辑——关于当代抽象理论的研究》《哲学体系是什么?》等。

关于译者:安靖,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让·饶勒斯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南开大学哲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史和当代德法自然哲学。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旦我们把费希特体系之中的基础看作“本原行动”而非“自我意识”,就能防止把费希特简单的贬斥为主观唯心论。黑格尔把费希特的体系看作是对“自我意识”贯彻的结果,并把它看作是主观的结果其实是借以阐释它自己体系的结果,因为在黑格尔那里,理念才是本体的,而自我不能在本体的层面实现与客体的同一,它仅仅是内在性的“自我-客体”的同一。但是我们要知道,一旦把费希特的【A=A】看作是本原行动的结果,它就已经深入到本体的层面,这种行动已经不是停留在知性层面的,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主体。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绝对原则的发生和展开,因此,黑格尔批判费希特的理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一个绝对明见的原则绝不能是知性下的自我意识。所以可以说,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是一回事

评分

非常难读的文本,但作者与译者的文字功力非常精彩。将20世纪的后康德观念论、新康德主义与存在主义作为回应康德努力方向的三种尝试加以铺叙。在对康德的评价上,作者抓住哥白尼革命为轴心,以构建有限的形而上学这一任务评判三种思潮,结论为它们都不由自主地滑向无限性。写作方法上,不是对概念和语句的细描论理,而是从一种理论建构术出发,勾勒它的缘起、走向、特征和可能的问题,对作者要求高,对读者的知识基础要求也不低。只能说勉强跟随作者的思路。译者后记扎实且必须,提供了全书必不可少的背景,可先读。

评分

一旦我们把费希特体系之中的基础看作“本原行动”而非“自我意识”,就能防止把费希特简单的贬斥为主观唯心论。黑格尔把费希特的体系看作是对“自我意识”贯彻的结果,并把它看作是主观的结果其实是借以阐释它自己体系的结果,因为在黑格尔那里,理念才是本体的,而自我不能在本体的层面实现与客体的同一,它仅仅是内在性的“自我-客体”的同一。但是我们要知道,一旦把费希特的【A=A】看作是本原行动的结果,它就已经深入到本体的层面,这种行动已经不是停留在知性层面的,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主体。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绝对原则的发生和展开,因此,黑格尔批判费希特的理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一个绝对明见的原则绝不能是知性下的自我意识。所以可以说,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是一回事

评分

读引论时就感觉作者并未将黑格尔的批评置于先验哲学的历史与其可能性可能性这一对子中来理解,最后看到亨利希的书评颇有“所见略同”之感。虽然如此,想完全理解作者的解读仍然困难重重,我辈的感触大多时候也不过正确的“误解”罢了。

评分

阅于国图。只看译后记和结论就用了一个小时,不由得再次慨叹,哲学家是有天赋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