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无限

伦理与无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法]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出品人:折射集
页数:81
译者:王士盛 译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3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36563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图书标签:
  • 伦理学
  • 哲学
  • 道德
  • 无限
  • 存在主义
  • 价值
  • 思辨
  • 人生
  • 人类
  • 责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了列维纳斯思想成熟时期的十次访谈,它们于1981年由法国文化广播电台播出。在这里,列维纳斯亲口讲述其现象学致思之路,由《从存在到存在者》和《时间与他者》,到《总体与无限》,再到《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并梳理了其伦理现象学的核心概念:“il y a”、实显、秘密、自由、脸、责任、替代、见证、荣耀……这些访谈也被认为是对列维纳斯思想的忠实导读。

===============

֎☆一本列维纳斯自述!₱★

★☆成熟时期列维纳斯思想的忠实导读₱★

֎₱致思之路的自我陈述:《从存在到存在者》&《时间与他者》&《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在本质之外》₱★

֎☆核心概念的自我梳理:“il y a”、秘密、自由、脸、责任、替代、见证、荣耀……₾★

★₾注释翔实,串连列维纳斯著作֎★

===============

这本书很好读。不光因为简短,更因为其中的论证都很容易理解、很具体。

——列维纳斯

列维纳斯……以口头的方式捍卫一个被挑战和被误解的书面话语,让它重新运作起来,并让其经历当下的考验,经历他人的考验——毕竟,它最终就是要说给那当下实际在场的他人的。

——菲利普•尼莫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法国著名哲学家,代表性著作为其现象学哲学三部曲:《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和《论来到观念的上帝》。另有《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从存在到存在者》《时间与他者》《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起发现存在》《上帝•死亡和时间》等重要著作。

关于译者

王士盛,巴黎第十大学哲学博士(2019年)。

关于校译

王恒,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目录信息

1/ 前言
4/ 一、《圣经》与哲学
15/ 二、海德格尔
22/ 三、“il y a”
28/ 四、存在之孤独
35/ 五、爱与子
43/ 六、秘密与自由
49/ 七、脸
56/ 八、对他人的责任
63/ 九、见证之荣耀
69/ 十、哲学之难和宗教之慰藉
79/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菲利普·尼莫:在您最近的那本大作《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中,您谈到了道德责任。胡塞尔论说过责任,但他所说的是对真理的责任;海德格尔论说过本真性;那么,至于您,您所谓的责任是什么意思? 列维纳斯:在这本书中,我将责任看作主体(性)的基础性、首要性和根本性结构。因...  

评分

萨特(和加缪)最大的错误在于,当他们意识到了存在与此在的基本关系结构(当然它还可以更基本)就暂停下来,试图通过这一结构来说明行事准则,再与生活之中找到切实的证据,说明存在之遮蔽在这些非课题化的领悟之中依然还能够瞥其面目。值得怀疑之处在于,如何说明基本结构推...  

评分

菲利普·尼莫:在您最近的那本大作《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中,您谈到了道德责任。胡塞尔论说过责任,但他所说的是对真理的责任;海德格尔论说过本真性;那么,至于您,您所谓的责任是什么意思? 列维纳斯:在这本书中,我将责任看作主体(性)的基础性、首要性和根本性结构。因...  

评分

评分

列维纳斯的激进有两点很难处理。1、“孩子”是“超越可能”,成为了一种必然,这里用伦理命令生成,但“孩子”是“无辜”,应该是来去自由。2、结尾奇妙发问而让列维纳斯不得不逃避。如果他人的存在让我自身的存在丧失理由,我为何不能自杀?答案是:在复数的“我”中,他者是我...

用户评价

评分

slut要好好懂伦理哲学哦!列维纳斯的哲学好温柔!????????????菲利普·尼莫是跟得上列维纳斯的思想深度的,这样的交谈很舒服! 1.要经历当下的经验,经历他人的经验,要说给那当下在场的他人。 2.绵延理论:对钟表时间之首要地位的摧毁。物理时间只是一种次生性的时间。 3.存在是个动词。(海德格尔) 4.孤独只是存在的标记之一。问题在于出离存在。 5.认知是一种光:被照亮者同时也被拥有了,或者同时也变成了可被拥有的。甚至最遥远的星辰。 6.时间不是对绵延的单纯经验,而是一种动力机制,它不是将我们带向我们所拥有的诸物 而是带向他处。 7.爱是一种和永远都在逃离者的关系。 8.父子关系并不是一种共情。我是通过我自己的存在是我的儿子的,而不是通过共情。 9.le dés-inter-essement

评分

大概是我编得最快最积极的一本书......译者是我师兄,我导校对了两遍。短短几十页,清晰好读,译注非常可靠翔实,把列维纳斯各个著作都串联了起来。(然而拿到样书的第一天就看到了编校错误,简直眼泪掉下来,该听老编辑的话,出版后就别再翻开自己编的书...)

评分

完满的意识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列维纳斯通过具有实显性的“某物”将之同存在、我思二者相联系而进行论述。文中所谈的“实显”是认识具体物的通道,处于存在与具体物的认知过渡期间。而深入探索这一通道的秘钥,便是做好对我思的主客体之间的辩证与关系的平衡。在论述我思的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列维纳斯将其思之全的视域、思之意向所标识的全的视域论作是主观性,不论这视域所涵盖的面积多么广阔也难以遮蔽具体物的客观性。被思之主观所遮蔽的、遗忘的、剥离的最终为现象学中的意识至于对象时的“朝向”所触及直至捕获。至此一种完满的意识是不存在的,关于那些异于存在的其自身并不在哲学的总体中,“总体”全身贴满了可黏性的孔隙,需要四处去捕捉被思之主观已忘却的,于是由存在到全的视域变得扑朔迷离、无限起来,静态的实显性一直正在发生。

评分

清晰全面的訪談 列維納斯面朝向他者的赤貧,對哲學傳統中的「存在」提出質疑,「最自然的成了最成問題的。我有資格存在嗎?是不是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這就篡奪了某人的位置?」 可以看到陀對列維納斯的影響,他承接伊萬對浸透淚水的世界的質問和佐西馬的「比他人更多一份的責任」,又以一種與兩者都有所不同的方式闡述在一個絕對相異的他者面前的責任。即使並未通向「無權活著」的結論,也永遠不要奢求慰藉:「真正的人的生活不可能是一種將自身等於存在的那種自滿自足的生活、一種寧静的生活」

评分

看到封底的引用里,列维纳斯说自己这本书很好读,当时就感到一丝压力:要是连这也读不懂,那岂不是非常丢脸吗!还好,这本书真的好读,成功地给了我一种已经整体把握住列维纳斯思想的错觉。“遇见他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甚至连他眼睛的颜色都不注意”,这句话说得真好,原来现象学也可以蕴含善!但这真的好难,我要如何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物呢?在我们今天的时代,面容早已沦为重要的景观,还能承载“汝莫杀”的诫命吗?在现代技术主宰的时代,面容还存在吗?列维纳斯问出了他的形而上学终极问题:我有资格存在吗?是不是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就篡夺了某人的位置?果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因一切人和一切事,对一切人负起罪责,而我,相较他人,更是如此。”人的生活不可能是自满自足的,我们必然需要唤醒自身向他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