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光中,閩南人,一九二八年生於南京。因眷戀母鄉,神遊古典,亦自命江南人。曆任颱灣師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曾在美國講學四年。詩文兼擅,並營評論與翻譯。多次獲文學大奬。風格屢經蛻變,齣書四十種,影響深遠。他的散文,陽剛與陰柔並工,知性與感性並濟,文言與白話交融。梁實鞦言:“餘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樓肇明稱餘光中是“第一個揭櫫變革五四現代散文的旗幟”,其散文“氣勢宏大,語言猶如閱兵方陣,排山倒海,萬馬奔騰,並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收錄餘光中的韆首詩作中的精華之作。以詩人創作時間綫梳理詩作。
全麵展現詩人對故土的魂牽夢繞,對妻子的一往情深,與韆古詩人的惺惺相惜,以及在歌詠自然之中頓悟宇宙奧秘、生命真諦的壯麗神思。詩作的風格多元,氣象博大,情思高遠,境界廣闊,一展詩壇泰鬥的氣韻神采。
本書與市麵上其他餘光中詩集的不同的地方在於:
餘光中一生齣版詩集二十部《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鍾乳石》《萬聖節》《五陵少年》《天狼星》《蓮的聯想》《敲打樂》《在冷戰的時代》《白玉苦瓜》《與永恒拔河》《紫荊賦》《夢與地理》《安石榴》《五行無阻》《高樓對海》《藕神》《風箏怨》,我們會從每一部詩集中各精選幾首。
在其中摘錄餘光中老師當時齣版原詩集時做的序言或後記,少則一兩句,多則四五句,以讓讀者瞭解詩人創作的心路曆程。反映詩人詩歌構思的演進,除瞭認真誠實的總結,也不乏性情肺腑之言。這一點編輯思路也得到瞭餘老師傢屬的支持和認可。
当《乡愁》成为余光中的标签,当“大陆在那头,而我在这头”成为诗人余光中的标签,成为文学史上诉说台湾与大陆的最为经典的代表。就“乡愁”这首诗而言,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首朗朗上口的韵律短句,但是对余作为诗人的余光中而言,我们又会了解多少呢,...
龐雜,算不上有美感。
评分讀完瞭這本詩集後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每一首都充滿瞭餘光中的真摯情感與創作理論上的思索,但整體而言卻難看齣新意;有探索的痕跡,也有為瞭形成新詩新風格所作齣的諸多努力,但並不是很成功。 現代中國新詩發展是有問題的,起源於對西方詩歌的藉鑒,但並未深入體察到西方詩歌風格形成的諸多方麵,如此一來,中國新詩嚮西方詩歌靠攏與模仿就注定浮於錶麵。能察覺這種問題的人很少(穆旦可以算是從窠臼中跳齣的先驅人物),而更多的詩人則像餘光中一樣直接忽略瞭這個問題,執著於自我遐想之中的探索,便也難以抵達更高處。
评分突然翻瞭一遍…
评分不太喜歡餘先生這類愛國懷鄉的詩歌主題讀起來感覺有點做作,當然不乏有一些不是這類題材的好詩例如《夜別》,《山雨》之類的感覺還算有意境
评分“去年是圓月的光輝一床,共看嬋娟今夕在兩岸,料我象晝會漸漸地消瘦,你象夜會漸漸豐滿”——這抽刀斷水水更流的鄉愁啊,貫穿詩中,綿延於詩人的生命中。詩人很喜歡李白,詩中亦處處古意俠氣,豪情癡笑,一襟晚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