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13
历史“深描”中的观念与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返回历史“现场”,将文学放置在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的多重关联中去考察,成为一种普遍的研究倾向。在学科空间不断扩张的同时,如何将外部的关联性视域内在化,把握“现场”背后之历史的“问题结构”,让文学经验与历史认知能破除各自固化的结构,相互激荡,则是需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本书的四编,处理了不同的问题面向,但始终贯穿了上述方法论的自觉:*编尝试在文学史与社会史错综的视野中,把握新文学作为一种特定实践,如何参与、建构历史的进程;第二编以早期新诗为对象,通过对出版、阅读、评价、文学史叙述等多个环节的考察,呈现新诗发生的历史与文化机制;第三编聚焦于现当代诗与现当代历史进程的关系,探讨20世纪的新诗在回应特定文化政治命题时展现的形式活力;第四编转向学科史的回顾,通过反省以往的研究范式,探讨重构一种新的研究视野的可能。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新诗及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有专著《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巴枯宁的手》《“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图本徐志摩传》,编著《20世纪中国新诗总系》(第一卷)、《北大文学讲堂》,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等。另,出版诗集《洞中一日》《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鸟经》等,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东荡子诗歌批评奖”等。
这些文章虽零散看过,但合在一起重读时,还是不禁感叹:姜老师太会写了……
评分姜涛老师这本论文集的四编标题大概可以覆盖他重点关注的四个方向。第一编“文学史与社会史”开辟视野,结合做的非常扎实,却不乏新意,启发很大;第二编“重审新诗的发生”是博论起点,对于新诗发展事件意义层面的感知非常敏锐;第三编“现代诗的形式与历史”是文本细读,其中硕士阶段写的一篇关于“人称”的论文亮点颇多,但长诗读札一节略负期待,轱辘话很多,有时会飘出去;第四编“学科史的视野”十分惊艳,非常清楚,特别是对“重写文学史”的综述,很有把控力。总体来讲很不错。从小处能细看到大的问题,从大处又能清晰把握发展脉络和动势,加上不俗的理论素养,姜涛是我认为当前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理想型。
评分原来基本是公寓里的塔里收录的文……
评分一夕读毕,很喜欢这种有明确主线贯穿的论文集。第二章论沈从文在北平的居所与文化空间很有意思,第四章论沈40年代要在小说中容纳时代、社会变迁却又难以下笔,是用作者之心体会作者。第十一章论同代诗人的札记同理,而且其中包含了很有趣的问题,学者所用的有技巧的语言什么情况下也能成为研究对象。13章评《革命的张力》就是个例子,注意到书中句型和布局的意涵,而且点明“深描技术用以揭示特定时刻的问题结构,并导向进一步的原理性思考”。不过从这个半有力半含混的句子也看得出来,与古代史遥相呼应时代之风的“回到现场论”,确实需要进一步的原理思考。如第七章很大的题目与个案结合,意思好而论证似嫌松散。也许细腻周密不及日本学者,但学以致用的精神无二。
评分与《公寓里的塔》《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两部书有部分篇目重叠
历史“深描”中的观念与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