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出品人:
页数:254
译者:李倩
出版时间:2020-7-1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281674
丛书系列: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
  • 习得性无助
  • 抑郁症
  • 负面情绪
  • 心理健康
  • 自我成长
  • 压力应对
  • 情绪管理
  • 积极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熟悉塞利格曼的读者能从这本经典中汲取新的养分,不熟悉他的读者更能大快朵颐。

——《今日心理学》

Psychology Today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感冒,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塞利格曼如是写道。但导致抑郁、焦虑和失败的痛苦情绪不会“凭空出现”。相反,正如塞利格曼论证的那样,这些普遍的精神障碍往往源于个体习得、强化与合理化的一种无助感。

这本经典之作结合实验与案例,揭示了悲观、屈服、童年挫折、决策恐惧、动机丧失乃至猝死背后的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在书中有理有据地证明了抑郁的成人和儿童均可以“忘却”自身的无助,在一定程度上重获人生的控制权。

本书为塞利格曼的成名作,集中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的生命关怀使命。

作者简介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1998),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评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将其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

塞利格曼的作品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读者文摘》《今日美国》以及许多其他热门报刊的头版上都有报道,并被翻译成超过45种语言,如中译本中的《教出乐观的孩子》《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等,这些书都已成为国内的超级畅销书。他还在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担任心理科学及其实践的发言人,开设有教育、暴力、幸福和心理治疗等广泛主题的专栏,并经常在全球范围内向教育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公众发表演讲。

塞利格曼获得过众多重量级荣誉,包括APA心理学杰出终身贡献奖(APA最高奖,2017)、唐奖心理学终身成就奖(2014)、APA杰出科学贡献奖(2006)等。

目录信息

再序

第一章 概述
抑郁
金牌女孩
焦虑与不可预测性
童年挫折
心因性猝死
第二章 可控性
自主反应
反应独立与反应关联
第三章 实验研究
无助削弱触发反应的动机
无助破坏学习能力
无助引发情绪障碍
第四章 理论:治疗与免疫
理论陈述
预防与治疗
无助的限度
替代学说
无助的生理研究
第五章 抑郁
抑郁的类型
抑郁的习得性无助模型
总结
第六章 焦虑与不可预测性
不可预测性的定义
焦虑与安全信号假说
不可预测性与监测恐惧情绪
胃溃疡
对可预测性的偏好
可预测性与可控性的关系
系统脱敏与不可控性
结论
第七章 情感发展与教育
发展之舞
母爱剥夺
童年期、青少年期的可预测性与可控性
第八章 死亡
动物无助致死
人类无助致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好有趣。1) 无助的泛化性和情景性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话用中文说不出来的,用英文就可以毫无障碍的顺畅说出来。是否可以用来间接证明了心理因素的存在。 2)无助的泛化能从较大的创伤事件泛化到小的事件,反之则不行。 3)习得反应和结果独立,自主反应和动机会被极大削弱。...  

评分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感冒,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塞利格曼如是写道。但导致抑郁、焦虑和失败的痛苦情绪不会“凭空出现”。相反,正如塞利格曼论证的那样,这些普遍的精神障碍往往源于个体习得、强化与合理化的一种无助感。 这本经典之作结合实验与案例,揭示了悲观、...

评分

P8白费功夫的举动是实践者在未知中不坐以待毙的宣言,因为坚信持续性行动比一动不动多出一点胜出的几率,也是乐观的人坚信人生可以掌控的原因,在上升一个高度:姿势正确,结果顺其自然;P14电梯的神奇瞬间,把对于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进行过事先预演和瞬间可以进行调用和预演合...  

评分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感冒,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塞利格曼如是写道。但导致抑郁、焦虑和失败的痛苦情绪不会“凭空出现”。相反,正如塞利格曼论证的那样,这些普遍的精神障碍往往源于个体习得、强化与合理化的一种无助感。 这本经典之作结合实验与案例,揭示了悲观、...

评分

一、我理解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结果不受控制的环境;放弃反应;形成相应的认知。我理解的“习得性无助”是在一件事情上的结果多次不可控后,无意识形成了强烈且坚固的无助感,产生相对永久性、相对普遍性、相对内在性的认知,陷入恐惧挫败悲...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专业心理学书籍,里边有非常多的心理实验,专业术语,没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很难读进去,相信多数人是冲着“习得性无助”来买的,想读下去就得接受“浅尝辄止”的现实。不过如果能读进去应该收获颇丰,这本书不仅告诉你是什么,还会告诉你为什么。

评分

我对案例无感。

评分

精华章节五七八,前四章实验和论证部分较学术(枯燥),读不下去可以跳过直接从第五章读起。对抑郁和焦虑的成因分析的鞭辟入里,从本质上解答了“为何好吃好穿郁郁寡欢”这个难题,文中不少例子也算是印证了我“万病皆由心生”的想法。第七、八章延伸到了育婴、教育、贫困等更广泛的社会议题中。虽然全书不过200多页且其中引言、序、文献引用的篇幅就占了近三分之一,但物超所值。想推荐给所有人看。

评分

如果一个人总在不断地失去对人与事的控制感,就会变成习得性无助,进而引起悲观和抑郁的情绪,同时不可控制性和不可预测性都会加重患者对于现实的丧失感,但是外在的良性刺激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无助的存在,并带来认知和行为的积极的体验。

评分

坦白讲,读不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