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02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对当代历史研的全面反思与阐释,以及反映出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作者所提出的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五四的另一面》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美籍理论来华旅行的梳理的阅读感很舒服。关于缠足没太理解,洋洋洒洒万字核心观点就是认为缠足也有女性的自主性在其中(虽然理解框架和讨论层次不同)。
评分此书是杨念群先生多年前的文集再版,虽是再版,如今读来依旧是让人如沐春风、“新”味盎然。上篇作者以引介西方中国学研究范式开山,引介同时即对传统僵化的“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进行反思,矛头直指传统历史研究中偏擅史料挖掘而疏于问题意识和理论建构的现状。在《儒学》一章中作者借经济学中的“制度成本”理论对儒学在传统中国国家控制和治理过程中的变迁进行解剖,可谓大开大合、气象万千。下篇是作者跨学科入史的探索,历史研究不是孤岛,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应当成为历史研究的“新工具”,没有理由被悬置弃用。《民国初年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的构造》《缠足由“美”变“丑”历史进程的身体政治学分析》两章尤为精彩,可以看出作者在方法论更新的同时也在努力完成历史叙事的转向。
评分大佬就是大佬,敢为学界指点江山,对同行的揶揄也十分过瘾,某些还沉浸在文化英雄角色中的知识分子可以醒醒了,食大便了。大佬提出的“中层理论”“新社会史”等理论框架,其实没有他的实际分析过程精彩,比如西方医疗话语对生死空间的强文化建构,缠足与反缠足中的性别议题之翻转,防疫行为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等等。有很多解释技巧都可以借鉴到文学研究中来,其实文学和历史都有某种成为素材的趋势,如何建构自身的独立性?又如何与其他学科对话?大佬把目光放在了对社会理论的引进上,一味强调文学本位虽然是去政治化的一环,但也容易画地为牢,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开眼看世界”吧?这个看“世界”的目光既要向上,也要下沉,以及“中层"的纠缠。
评分书是好书,就是编校有些拉垮,主要是什么面错为而,一一误为——,一整成—之类的扫描识别遗留问题……
评分有一篇關於制度史的。
此书是杨念群先生多年前的文集再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作者以引介西方中国学研究范式开山,引介同时即对传统僵化的“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进行反思,矛头直指传统历史研究中的短板和偏狭。下篇是作者跨学科入史的探索,作者秉持开放的研究心态,将历史学纳入更加广...
评分此书是杨念群先生多年前的文集再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作者以引介西方中国学研究范式开山,引介同时即对传统僵化的“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进行反思,矛头直指传统历史研究中的短板和偏狭。下篇是作者跨学科入史的探索,作者秉持开放的研究心态,将历史学纳入更加广...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