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无同

将无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胡宝国
出品人:
页数:406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6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424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魏晋南北朝史
  • 中古史
  • 历史
  • 胡宝国
  • 古代史
  • 魏晋南北朝
  • 史学
  • 同老
  • 哲学
  • 思想
  • 人生
  • 探索
  • 智慧
  • 成长
  • 独立
  • 清醒
  • 反思
  • 自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共30篇。前19篇为专题论文,主要关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阶层、学术学风、地域文化、选官制度等,史料丰富,考辨细腻,且擅长从细节中提炼出宏观见解,在诸多重大论题上,深化了对魏晋南北朝政治、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其余11篇则为学术书评与回忆文章等,眼光独到,文笔洗练,坦率真诚又充满诙谐,展示出作者本人鲜明的个性。

作者简介

胡宝国,男,195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同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汉唐间史学的 发展》。论文《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年)

目录信息

目录
自序
《史记》、《汉书》籍贯书法与区域观念变动
两汉家学的变化
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对复客制与世袭领兵制的再探讨
魏西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东晋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杂考
两晋时期的“南人”、“北人”
晚渡北人与东晋中期的历史变化
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
从会稽到建康——江左士人与皇权
从南京出土的东晋南朝墓志推论侨旧之别
东晋南朝的书籍整理与学术总结
“西人”与“东人”——读南朝史札记
习凿齿与襄阳
释“少孤贫”
读三种《观世音应验记》
南朝学风与社会
读《东晋门阀政治》
在题无剩义处追索
读唐长孺先生论著的点滴体会
周一良先生与魏晋南北朝史学史研究
通者的气象
读《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
村民的历史
怀念周一良师
以学术研究为宗教
父亲的书
学人自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化用作者在自序里的一句话作为评价:一方面,为作者一生写的论文太少而感到可惜;另一方面,也为作者每一篇文章都是认真用心的而感到赞叹。作者极为聪明,在评价田余庆和《东晋门阀政治》的两篇文章隐约可以看到作者也是在评价自己,这就是所谓“惺惺相惜”吧。同时,文中的一...  

评分

评分

化用作者在自序里的一句话作为评价:一方面,为作者一生写的论文太少而感到可惜;另一方面,也为作者每一篇文章都是认真用心的而感到赞叹。作者极为聪明,在评价田余庆和《东晋门阀政治》的两篇文章隐约可以看到作者也是在评价自己,这就是所谓“惺惺相惜”吧。同时,文中的一...  

评分

@中华书局1912:[胡宝国论学短札 |《将无同:中古史研究论文集》上市] 胡宝国,195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网名“将无同”,人称“同老”。正值同老新书《将无同:中古史研究论文集》上市,蒙其慨允,我们将他近来谈论文章背景与...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同老此书所收的论文,大概可以算是寸铁杀人的典范了。选题巧妙,善于设问,论证的过程绝不纠缠,材料的安排妥帖必要,没有丝毫冗赘之感,读完每一篇都有秋风扫落叶的畅快感,但又不会特别吃力,因为同老总是能够在关键的段落予以清晰地总结,让整篇文章的脉络历历可见。如果非要从写法上挑缺点,那么,就是太过清晰了。我这两年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我心中最好的文章,也会和朋友聊自己对好文章的看法,过去就经常说自己十分警惕过于清晰,因为历史本身是多线的,文献本身是复杂的,一旦整合出一个特别清晰的脉络和能一言以蔽之的结论,往往会遮蔽历史的毛毛糙糙之处。这是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考虑。另外从论文的启发角度来看,过于清晰的脉络,可能会留给读者的主要是知识性的结论,而我更期待一篇文章,既有一个大致分明的脉络,但是整个叙事过程

评分

往复论坛数据迁移七年后,大慈善家著作两等身了,金轮法王成了系主任,云中君成了网红,老冷因为播客火了,太史政开办了中古史资讯,同老出版了这本足以载入史册的论文集。同老的卓越在其敏锐的史学触觉和夯实的史料功底,每篇文章除史料和顶级研究外几无注释,但是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让人心悦诚服。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作者单篇发表论文,后半部是书评与回忆录。同老长于东汉魏晋南朝政治文化史的考量,历史地理学的理念运用也得心应手,算是田余庆后健在的六朝史第一学人也不为过。《两汉家学的变化》一文发表在纪念父亲胡如雷先生的文集中,讲述永嘉之乱后南迁士族子弟的《释“少孤贫”》发表在纪念田余庆先生的文集中,可以把自身经历与学术志趣如此紧密结合,且篇篇能成一家之言遗世独立者,如今刚过耳顺之年却已病入膏肓,实在是天妒英才!

评分

同老的论文集,简直是古典时代的绝响。简洁,清新,纯净,从容。现在谁能用三句话作为一篇重头文章的导语呢?读时让人如沐春风,又催人洗心革面,这就是“卡里斯玛”吧。

评分

借用一句同老评价田余庆先生的话“优秀的学者就是这样,他不仅会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而且也会让你看一看智慧的模样。”诚哉斯言。

评分

往复论坛数据迁移七年后,大慈善家著作两等身了,金轮法王成了系主任,云中君成了网红,老冷因为播客火了,太史政开办了中古史资讯,同老出版了这本足以载入史册的论文集。同老的卓越在其敏锐的史学触觉和夯实的史料功底,每篇文章除史料和顶级研究外几无注释,但是结构清晰观点鲜明,让人心悦诚服。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作者单篇发表论文,后半部是书评与回忆录。同老长于东汉魏晋南朝政治文化史的考量,历史地理学的理念运用也得心应手,算是田余庆后健在的六朝史第一学人也不为过。《两汉家学的变化》一文发表在纪念父亲胡如雷先生的文集中,讲述永嘉之乱后南迁士族子弟的《释“少孤贫”》发表在纪念田余庆先生的文集中,可以把自身经历与学术志趣如此紧密结合,且篇篇能成一家之言遗世独立者,如今刚过耳顺之年却已病入膏肓,实在是天妒英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