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锡圖書奬得主經典哲學著作;20餘位歐洲哲學傢跨越時空的思想交鋒;四個著名思想實驗,一場關於世界大同的道德辯論!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遠處的災難報以極大的同情,卻對身邊的不幸興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無限縮小,也把遠處的不幸拉近到每個人身邊。狄德羅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傳媒技術將我們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讓我們對韆裏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産生瞭道德責任;而盧梭認為人類的情感被距離拉伸時,必然會揮發、黯淡,我們之所以如此關注遠處的災難,正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擔身邊的義務。
德國知名作傢、萊比锡圖書奬得主漢寜·裏德引用瞭十八世紀以來的幾個著名思想實驗,巴爾紮剋、盧梭、伏爾泰、亞當·斯密等啓濛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榮格等文學與思想巨擘跨越時空的思想交鋒,掀起瞭一場關於世界大同的道德辯論。
【英】漢寜·裏德(Henning Ritter) 著
德國著名作傢、翻譯傢,萊比锡圖書奬得主,哲學傢約阿希姆•裏德之子,漢堡大學榮譽博士。著有《長長的影子》《筆記本》《徵服者:20世紀的思想傢》等作品,曾獲2011年萊比锡圖書奬。
周雨霏 譯
德意誌日本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日本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特聘講師。研究方嚮為20世紀德國社會思想在日本的傳播與接受。
转自苗炜公众号:苗师傅 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叫《无处安放的同情》,德国作家里德写的,其实就是一本读书笔记。值此疫情微妙之际,我们一边有点儿惶然地考虑自己的处境,一边又对他人的不幸深感同情。 里德说,西方人坚信自己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有同情心,也能共情...
評分 評分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提升自己,通过读书变得更好。转载授权请联系“书单”公众号。 你有过这种体会吗?看网上的很多消息,越看越心累,心里堵得很。 层出不穷的...
評分作者:京京读书会书友 于洪海 《无处安放的同情》這是一本關於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實驗探尋叢書,作者是德國作家漢寧•里德(Henning Ritter),周雨霏譯著,由南方出版傳媒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 一天在廣州京京讀書會的微信群裡發現了《无处安放的同情》的新書推薦,感...
評分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提升自己,通过读书变得更好。转载授权请联系“书单”公众号。 你有过这种体会吗?看网上的很多消息,越看越心累,心里堵得很。 层出不穷的...
全球化使得社會事實成為不在場的在場,但是這次疫情卻使不在場的在場迅速轉化為在場的在場,全球化再一次強有力的顯影而齣。
评分我們之所以如此關注遠處的災難,正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承擔身邊的義務
评分開啓於巴爾紮剋的質問,通篇貫穿盧梭和狄德羅關於“人的定義”的分歧和論戰,看得不夠過癮就終結瞭。那幾個大問題——人類的同情心是否會隨著輻射距離的加長而稀釋;人究竟為何要服從於任何他者;理性的陷阱和世界“新秩序”中蘊含的另類恐怖主義色彩;所有這些大問題都直指當下令人睏惑的道德思想實驗。作者是那種我會親近的人文色彩濃重的思想傢,遺憾的是作者的身影太過模糊,而為我們這些每日飽受道德睏境的人,他提齣瞭那麼多可貴的問題,但是戛然而止瞭,但是,依然值得閱讀。
评分讀不懂。。期待下次再見
评分讀不懂。。期待下次再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