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心理学 道德哲学 哲学 无处安放的同情 全球化与道德 伦理学 全球化
发表于2024-12-22
无处安放的同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莱比锡图书奖得主经典哲学著作;20余位欧洲哲学家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四个著名思想实验,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引用了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英】汉宁·里德(Henning Ritter) 著
德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之子,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著有《长长的影子》《笔记本》《征服者:20世纪的思想家》等作品,曾获2011年莱比锡图书奖。
周雨霏 译
德意志日本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特聘讲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德国社会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周雨霏译本,太棒了~~
评分开启于巴尔扎克的质问,通篇贯穿卢梭和狄德罗关于“人的定义”的分歧和论战,看得不够过瘾就终结了。那几个大问题——人类的同情心是否会随着辐射距离的加长而稀释;人究竟为何要服从于任何他者;理性的陷阱和世界“新秩序”中蕴含的另类恐怖主义色彩;所有这些大问题都直指当下令人困惑的道德思想实验。作者是那种我会亲近的人文色彩浓重的思想家,遗憾的是作者的身影太过模糊,而为我们这些每日饱受道德困境的人,他提出了那么多可贵的问题,但是戛然而止了,但是,依然值得阅读。
评分其实更像是一本读书笔记。作者以几个有趣的切入点,来探讨道德哲学的问题,不过所有的论据与观点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启蒙时代思想家的思想,包括卢梭、亚当·斯密,狄德罗、巴尔扎克等人,其中关于卢梭的观点稍多一些。实际上内容与副标题还是有些距离,虽然事实上的全球化早已经开始,但近几十年的矛盾更为突出。作者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欧洲的移民问题还没有特别突出。时至今日,如果作者重写此书,相信应该还有更多和更深刻的东西。人类在空间上越来越近,所引发的道德观念与标准也在不断冲突,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方面是物质利益的导致的淡化,另一个则是共同道德理念的所产生的共情,但二者迄今以融合,欧洲移民问题最为典型。本书的翻译不错,但所有的哲学类书籍都是一个德性:把简单地问题复杂化……
评分【藏书阁打卡】原本以为这书主线是【空间道德学】,结果没想到慢慢变成了18世纪道德思想简史。主线混乱,人物插入突兀,章节衔接零散破碎,只有部分章节算得上深思熟虑、流畅清晰。更加令人惊讶的是,维利里奥在70年代就已经拈出“义肢”,人类远程视觉的义眼,早已把全球性的道德事件置于眼前、犹如身临其境。而这本2003年出版的书,却对此不发一言,着实令人着急。更加蛋疼的是,这些有趣的故事——杀死满大人、遥望远处的灾难、塞住两耳的哲学家,都只是一个介入道德思想史的引子,却没有作者自己的展开分析,根本就是浪费了大好题材。如果不是译者短论文还能一看,这书还得降一星。另:斯密确实很可爱。
评分并不是本严格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作者富于思考的读书笔记。卢梭的对“原始人”的乡愁和狄德罗作为启蒙时代主流知识分子对理性的赞赏是不可回避的冲突。 第一部第十三节相当毒舌“将人抽象化,是布尔乔亚思考样式的一大特征
关于同情这件事,第一次认真思考是因为看了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
评分无处安放的同情,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
评分汉宁·里德生于1943年的西里西亚,父亲为明斯特的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Joachim Ritter)。他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艺术史、哲学与古典学,翻译出版卢梭作品集,在六七十年代西柏林的知识分子圈子里颇为活跃。虽然汉宁·里德没有选择从事学术研究,甚至未取得学位(除了汉堡大...
评分“在每个周五的下午,当我到了咖啡店时,汉宁·里德(Henning Ritter)总是已经在那儿了。我在门口稍作逗留,好仔细观察他。他埋首于文稿中,全神贯注,像是有个无形的罩子将他与四周的人隔绝开来。他的手中握着支铅笔,他的阅读总是立即转化成批注和评论。过了一会儿,他抬起...
评分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
无处安放的同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