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難的完整曆史細節,講述宋、遼、金三方的和與戰,聚焦北宋曆史大變局的關鍵時刻,以及帝國由內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發的前因後果。北宋宣和年間,帝國上下一片繁榮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隱患已成暗湧。財政睏難、軍事痼疾、惡性黨爭等內部危機,北方遼、金兩國的軍事威脅等外部危機,使得帝國漸成風雨飄搖之勢。為“收復”作為戰略屏障的燕雲十六州,宋徽宗決定聯金滅遼。宋金聯盟雖然逐漸將遼國蠶食,但金國藉此窺見北宋的虛弱,加之兩國復雜的利益糾紛,金國轉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軍第二次圍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轟然崩潰,從盛世到滅亡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顧宋、遼、金三方立場的史料記載為基礎,用通俗流暢的敘事筆法,試圖復盤靖康之難曆史發生的過程,探尋北宋盛衰之變背後的深層成因,以及超越時代的鏡鑒意義。
郭建龍,自由作傢,曾任《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著有“帝國密碼三部麯”係列
社科曆史類“帝國密碼三部麯”《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暢銷20萬冊)、《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曆史遊記《穿越百年中東》;小說《告彆香巴拉》;文化遊“亞洲三部麯”《印度,漂浮 的次大陸》《三韆佛塔煙雲下》《騎車去元朝》;人物傳記《一以貫之》;商業傳記《勢在人為》。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遗忘的一段“痛史”中国北方再次沦为异族之手。这个责任宋徽宗赵佶要负全部责任,此人被掳到北方后好吃好喝做囚徒太便宜他了,他那两个儿子也是混账王八蛋,死不足惜的窝囊废。“海上之盟”后宋金外交联合灭辽的同盟两国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宋徽宗言而...
評分 評分 評分最早接触郭建龙作品,是无意中读了他当记者时期的几部游记,风格类似美国王牌记者罗伯特卡普兰,视角高远,不屑于对风光景物多加描述,特别侧重游览地的大历史叙事和历史视角的反思,在普遍肤浅媚外的国内游记文学中独树一帜,后来有幸读了他的巨著《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真...
評分同为书写历史,有的照本宣科、味同嚼蜡,仿佛网络百科。有的却可以写得起伏跌宕,精彩得仿佛虚构小说,但所有情节却完全符合历史记录。从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到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都是从历史细微处体察整个时代的风起云涌,读来唇齿生香,掩卷后也将回味无穷。 郭...
史料堆砌。稍微繁瑣。絮絮叨叨。囉哩囉嗦。
评分史料的簡單翻譯堆砌,作者顯然對學界觀點不太熟悉,不太能把握住靖康之變的關鍵之處。細節問題也較多,不過在時間綫梳理上還是做瞭一些工作的。
评分在中國曆史上,靖康之亂與安史之亂都是極其令人驚駭的曆史事件,從盛世到亡國,時局說翻臉就翻臉。靖康事件曾有過一些文學作品,但如此真實復盤曆史的寫作還是第一次。記者寫曆史,讓曆史更真實。
评分我最早瞭解宋史是以小學玩西山居的劍俠情緣係列為契機的 那也是自己最早自主地燃燒起民族主義怒火的時候 直到現在那股影響依然存在 隻不過變化的是對金人/入侵者的憎恨轉移到瞭腐朽無能的統治階級身上 正是它們的軟弱無能費拉不堪的政治統治讓無辜百姓慘遭金人鐵蹄蹂躪 民族國傢遭受如此難忘之恥 每次想起都令我這個僞民族主義者捶胸頓足 而1126並非屈辱的終點 1644年的悲劇重演讓我明白一個民族/國傢要立於世界 必須讓民眾培養起堅定的公民責任感 而非專製下的吃瓜弱民/暴民 以及堅不可摧的尚武精神以威懾周邊 願1126的悲劇性恥辱不要再次在這片土地上演 這是我對這個民族 國傢唯一最後的期望
评分史料堆砌。稍微繁瑣。絮絮叨叨。囉哩囉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