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不了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因其突出价值和重要性,本书荣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并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品。
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贾雷德·戴蒙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以生理学开始其科学生涯,进而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基金及全国地理学会伯尔奖,在《发现》、《博物学》、《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过论文200多篇。
【读品】李牧之 如何理解人类的发展史?在挖掘冷冰冰的事实的时候,人们从制度转型的角度来试图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而政治、经济与社会则是理解制度转型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工业革命之前的历史书写多以政治、军事史为主线,《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吉本就自称"史书的主题是公共...
评分不同种群人类进化,不是我干掉你全家,就是你团灭了我。如果有人要胜出的话,为啥不是你?这是一个问题。 强弱,不见得,150多号人,可以干掉8万乌合之众。俘虏了他们头领,而且讹诈的巨大的财富,最后食言杀害了头领。 不可思议,却是真实。然而传奇背后作者的逻辑分析,更是...
评分文明之痒 ----《枪炮、病菌与钢铁》 渔夫和鱼 文明与野蛮,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早在十九世纪,素有人类学之父称的摩尔根在其名著《古代社会》里归纳出人类社会进化的三段模型:蒙昧——野蛮——文明,差不多同时期东方的福...
评分《人类简史》自出版以来红遍全球。作者赫拉利借用当代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人类的行为,是由其生物属性所决定的,并不断与其创造的文化发生冲突。同时,赫拉利又不断对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发出先知般的评价和语言,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哲学思考。《人类简史》的...
评分尽管anthropology在国外很多学院已有上百年历史,人类学在国内似乎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词语,相关的中文书籍也不是很多,Jared Diamond的这本普利策获奖作品不失为了解这一领域的一扇大门。 除了文字的记录,考古的发掘,其实还可以从许多角度审视历史,不同的方法,变幻的尺度,...
涉及很多学科,很多知识都挺有意思的,理论也不难懂。但是作者写得太散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讲的东西太多,结果每个小问题都洋洋洒洒写一大篇。
评分这书是怎么被捧起来的……太失望了,当年还花了几十大洋买这书。如果这书只有一两百页,那将是一本有趣的、结构和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小册子,但相反这书拖拖拉拉写了400多页,充斥着大量的废话(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写了一两段)、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无用的内容(经常出现与上下文及所在章节几乎毫无逻辑联系的段落)、很多普通读者根本不感兴趣的细节(如小麦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核心的论证反而重视得不够,非常弱,读下来几乎什么收获都没有。整本书差不就是事实和史实的dump,有时甚至觉得作者在故意卖弄自己的知识储备。翻译得也不好。这位生理学教授还是做好自己老本行吧,别没事瞎掺和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事。
评分一般我们反对种族主义的动力,主要来自比较含糊的道德观念,比如我们吃过洋人的亏所以会同情非洲朋友,但我们教育不好好吃饭的小孩总说“想想非洲还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上饭”,实在又有一种奇妙的优越感。但这本书从地理、生物和历史角度,根本上驳斥了种族主义,我觉得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很了不起的贡献。另外我也觉得为狗争权的人士也来看看这本书,你会发现比狗对人贡献大得多的动物比比皆是,但我们没有为它们争过些什么。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为狗争权,差不多就是一种自我满足。
评分有太多政治正确的成分。尝试从科学、客观和“非人文”的角度解读人类文明史上征服和被征服的疑问,但不断又为个案所累,最后也并没有解决一开始自己提出的问题。行文有点散,一个话题翻过去了好久发现又在老调重弹,似乎作者也不太确定自己前面的论断。不过不少观点还是提供了值得探讨的角度。最后是西方人类学家的通病:捧着几个太平洋小岛反复研读,又一次对东方作了大而化之的淡化和漠视。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就是:提出议题→一议论半天→未解决;再提出议题→再议论半天→还是没说清楚;依次往复,没玩没了的自恋的叨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