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郭建龙,自由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著有“帝国密码三部曲”系列
社科历史类“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畅销20万册)、《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 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
读这本书,最大的印象就是北宋乱哄哄的,一群人各有各的小九九,皇帝自己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要死战,一会却想着土地换和平。 反正大家谁都能在平常把废话说得一套一套,到了关键节点,想到的只有争权夺利。 我印象最深的几个人物的命运: 一是摇摆不定的皇帝 在网络上看...
评分1126年,在中国历史上是靖康元年。金兵逼近汴京,大宋风雨飘摇,经历一年苦苦挣扎,终于沦陷,金人裹挟徽、钦二帝等宗室成员与大批妇女、钱财北去,史称“靖康之耻”。 王朝兴亡乃常事,但1126年的诡谲波澜与惊心动魄,超乎寻常。后世人们经常感叹:一个太平盛茂、人物繁阜、看...
评分岳飞的词作不算多,但一首激昂壮烈的《满江红·写怀》却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其中有这么几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十二个字,却讲述了一段亡国之恨,一个太上皇,一个现任皇帝,两个皇帝被人家一锅端了,确实是奇耻大辱。只不过终南宋一生,也没能怎么报了这个...
评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道出了我国历史上最屈辱悲愤的事件——靖康之乱。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灰暗时刻,让皇家颜面荡然无存,败国之君所受到的凌辱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直接后果是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俘、赵氏皇族、后宫嫔妃、宫女、女...
评分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遗忘的一段“痛史”中国北方再次沦为异族之手。这个责任宋徽宗赵佶要负全部责任,此人被掳到北方后好吃好喝做囚徒太便宜他了,他那两个儿子也是混账王八蛋,死不足惜的窝囊废。“海上之盟”后宋金外交联合灭辽的同盟两国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宋徽宗言而...
先读了百姓真的在乎帝王吗这一章,原来老百姓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看赵官家倒霉的,还有汴京城被包围那一刻,开封府想着法的掠夺民财,官员们为了将宋徽宗送出去,不惜行骗。这可真是考验人性的一幕。还有张邦昌,这个评书里的奸人,原来是这样的末世缝补匠,他以一人之力保住了不被屠城,却因为被迫当了个皇帝,落下千古骂名。
评分史料堆砌。稍微繁琐。絮絮叨叨。啰哩啰嗦。
评分想读金人角度记述。。。
评分郭建龙,作家,密码三部曲。本书是对北宋末年,与辽金外交与战争的历史。内容分为四部分,北宋末年的繁荣、战争与和议、汴京失陷、靖康之难,应该说作者着力在于北宋末期的经济与社会繁荣,以及政治与军事的腐败与堕落,这在前两部分是最为明显。相对于宋朝的繁荣,辽朝和金朝则显得朴实许多,从游牧民族到农耕社会的转化,还完全达不到宋代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但是作为后发民族对于宋代财富的觊觎,则被描绘成国际间战争的原因。马基雅维利认为,没有武装的先知失败了,有武装的先知成功了。事实上,没有武装的财富,是没办法得到保护的。两宋的历史,基本上就是被北方民族敲诈和抢劫的历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独立的武装进行保护,既无法收复北方的失地,也无法进行自我保护,虽然创造了许多财富,最终仍旧为他人做嫁衣。或许,这一点足为后人警鉴
评分在中国历史上,靖康之乱与安史之乱都是极其令人惊骇的历史事件,从盛世到亡国,时局说翻脸就翻脸。靖康事件曾有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如此真实复盘历史的写作还是第一次。记者写历史,让历史更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