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到来

第三帝国的到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728
译者:赖丽薇
出版时间:2020-2
价格:1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0886768
丛书系列:理想国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德国
  • 纳粹
  • 二战
  • 理想国译丛
  • 欧洲史
  • 理想国
  • 理查德·埃文斯
  • 第三帝国 历史 政治 二战 德国 专制 经典 二战历史 历史研究 纳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极端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细致解析纳粹掌权的过程,获得今日的镜鉴——纳粹统治德国的时间虽只有十二年,却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在现代世界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理解纳粹的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明白纳粹独裁政权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并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历史重演,时至今日依然必要。

从德国特殊的历史中寻找法西斯和民粹主义的根源——纳粹的崛起并不能简单视为德意志民族的独特产物,其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能使任何国家堕入暴力的深渊。本书详细阐述了历经一战、《凡尔赛条约》、恶性通货膨胀和大萧条的德国,如何一步步走向专制统治;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如何为激进思想的酝酿提供了温床。

史学名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全景式纳粹德国史——基于详实的史料与丰富的细节,埃文斯出色地实现了语言生动、分析严谨与解释有力的完美结合,以中立的视角客观、准确地呈现了纳粹登台前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媒体齐声推荐。

作者简介

理查德·J. 埃文斯,英国历史学家,以19、20世纪德国史,尤其是第三帝国的研究享誉学界。曾任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座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曾被授予汉堡艺术与科学奖,并凭学术成就获封爵士。著有《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18本著作,其中《死于汉堡》获沃尔夫森历史奖。

赖丽薇,英文译者,译有《西西弗斯的神话》《创新自信力》《打破僵局》等书。

目录信息

图片列表
地图与图表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历史遗产
第一节 德意志的独特性
第二节 宣扬仇恨
第三节 1914年的精神
第四节 陷入混乱
第二章 民主之殇
第一节 魏玛的弱点
第二节 大通胀
第三节 文化战争
第四节 适者与不适者
第三章 纳粹主义的兴起
第一节 波希米亚式革命者
第二节 啤酒馆暴动
第三节 卷土重来
第四节 使命感的来源
第四章 通往权力之路
第一节 大萧条
第二节 民主制度的危机
第三节 暴力的胜利
第四节 致命的决策
第五章 建立第三帝国
第一节 恐怖开始了
第二节 国会纵火案
第三节 民主政体被摧毁
第四节 德国的一体化进程
第六章 希特勒的文化革命
第一节 不和谐音符
第二节 艺术的净化
第三节 “打倒非日耳曼精神”
第四节 一场“摧毁旧秩序的革命”?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第三帝国的到来# 这书读的我心情复杂。处处都是似曾相识。拿破仑把德意志千年荣耀打碎了,紧接着的殖民潮德国也没赶上趟,虽然人民努力,领导能干,国内产值屡创新高,文化技术都走在欧洲前列,可是国际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德国人认为自己很行,希望别人也能认可他很行,重返...

评分

即使在半独裁的条件下,纳粹党也根本未能赢得多数选民。实际上,自自从1920年代末以来在选举中崭露头角后,它就一直未能在国会选举以及州议会选举中独立赢得绝对多数选票。而且,它在1933年3月与民族党联手赢得的多数票,远远不足以在国会取得修改宪法的所需的三分之二议席。然...  

评分

#第三帝国的到来# 这书读的我心情复杂。处处都是似曾相识。拿破仑把德意志千年荣耀打碎了,紧接着的殖民潮德国也没赶上趟,虽然人民努力,领导能干,国内产值屡创新高,文化技术都走在欧洲前列,可是国际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德国人认为自己很行,希望别人也能认可他很行,重返...

评分

公众号:Neko的一千零一夜 提到二战,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盟军的牺牲,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德国的疯狂,欧洲乃至世界在一场血腥的屠杀和毁灭中迅速而致命地被吞噬……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和一个party——希特勒与Nazi。 想起马克思的这句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  

用户评价

评分

通史类著作,很喜欢作者编排的三个阶段,能让人产生阅读兴趣的好作品。能引进出版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评分

#任何民族都不能赌国运一样依赖强人,天道好还:强人得之,强人失之 #政治家和赌徒/神棍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知道那时隐时现的终点线在哪儿,俾斯麦,亚历山大们是前者,拿破仑/希特勒们都是后者 #第三帝国说破天还是人治,虽然地方支部和党内选人还可以(从选战角度),体制上并无任何革新,和历史上无数人治的开国皇帝的团队或者一时得逞的枭雄没有啥本质区别,而且病态的偏执的世界观导致科学,文化,教育上完全是瞎搞,把数学中心、物理学中心从欧洲人为“作”到了美洲,都可以发一个“????????的老朋友”称号

评分

202022不负期待,非常之好

评分

埃文斯大名顶顶的第三帝国三部曲的第一弹,俾斯麦留下的沉重的遗产,魏玛的制度缺陷,经济危机等等因素共同促进纳粹上台,埃文斯娓娓道来(顺便洗刷下慈父),也证明了民主制度不是造成了纳粹上台,而恰恰是民主制度的缺陷让纳粹上台了。

评分

给这本书写书评是危险的,很可能面临着突然的删除,因为纳粹的历史总能看到某些熟悉的影子。“超级爱国的纳粹党”,作者用了这个词,无法否认,纳粹是极度“爱国”的,它能取得成功也不在于希特勒个人或整个纳粹,而在于时代、社会背景下的德国社会本身,极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是纳粹拿来取悦民众的最大招牌,并且极为成功。从过程上来说,纳粹上台甚至是出于民众的意愿,因为相比于无能的政党议会制度,他们反而更加向往独裁强人制度,向往着那个曾经的强国梦。三部曲第一册着重于魏玛的衰落以及纳粹崛起的社会土壤,观者会无奈的看着德国自愿而又被动的走向那个不可一世的帝国,1933年,看起来未来还很长,没有人知道1945年会是终结,然而12年依然是很长的,无数人的生命在这段历史中构成了一长串数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