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海外中國研究 曆史 清史 新清史 環境史 經濟史 古代史 2019
发表于2025-05-19
帝國之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榮膺2018年美國亞洲曆史學會列文森奬。
乾隆帝曾經盛贊過東北豐饒的物産和獨特的自然環境,認為滿洲大地是資源富集之地,也是自然生命力的源泉。這裏的土地山川生生不息,養育瞭滿洲人以及清朝皇室的祖先,也使其分享瞭素樸純真和不竭的生命力。
清朝皇帝通過進貢製度,嚮滿洲和濛古地區徵收毛皮、珍珠、蘑菇、人參等珍稀物産,這些物産不僅僅是物産,而且代錶其産地所具有的純真、豐饒、充滿生機等象徵意義,作為一種永恒的傢園,與皇室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
但這種進貢製度漸漸對滿洲和濛古地區産生瞭深遠的影響,不僅僅造成瞭環境退化的後果,還形成瞭復雜的開發與控製的製度和組織。
作者是新清史的新銳,利用瞭大量滿濛文獻,在對東北和濛古環境史的考察中發現瞭皇帝對於北部邊疆的想象、進貢體係與自然環境的惡化、清朝的奢侈品貿易和消費等諸多因素復雜的互動關係,為我們理解清朝邊疆曆史提供瞭新穎的視角。
謝健(Jonathan Schlesinger),2012 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印第安納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與內陸亞洲、環境史、早期現代帝國、族群、商品與消費。齣版專著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Wild Things, Pristine Places, and the Natural Fringes of Qing Rul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發錶論文《新清史與中國環境史前沿》,江漢論壇,2014 年 5 期。與 Mette High 閤著“Rulers and Rascals: The Politics of Gold in Qing Mongolian History.”Central Asian Survey 29.3 (2010)。
關康,2015 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主要研究方嚮為清史、滿族史、滿文文獻、清代宗教史。
從珍珠、人參、口蘑、毛皮講瞭從盛京到“純淨東三省”的變化。帝國希望用劃定區域和定額來管理,然而也抵擋不過動物遷徙、人口流動、貿易和生態變化的衝擊,最後朝廷重構瞭滿洲“自然”和“純淨”的曆史。學術上其實沒法評價,因為我對相關的製度地理檔案的瞭解都太少,讀起來比美國曆史還要陌生……由此也可瞥見滿洲在傳統敘事中的位置。
評分相當精彩
評分本書的實際研究水準隻值三顆星,一星加給高超的敘事技巧,使得本書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可以打破學術界藩籬走入大眾的史學專著。作者對利用不多的相關滿濛文檔案應該是下瞭很大功夫的,但由於過於著迷某些角度上理論的建構,反而走入自設的陷阱中,失去瞭對其它部分深入挖掘的機會,材料價值的開發很有限,這是遺憾所在。另一點遺憾,其他友鄰也提到瞭,全球史的視野體現的實在不足,或多或少影響瞭本書的研究價值。當然,作者的視野和理論素養的確值得稱道,作為令人耳目一新的休閑讀物,是上佳的。
評分清帝國通過“淨化”土地實際上也是為瞭廓清不同民族的身份與邊界,進而維持一個多民族的帝國。有啓發,但也沒有期待地那麼好,另封麵和原版比起來醜多瞭~
評分名不副實之作,環境史、全球貿易、邊疆與帝國、多元文化主義等等熱點沾瞭個遍,不僅全部淺嘗輒止,沒有逃離“北京的視角”的窠臼,而且明明生態的巨大破壞與清政府書中政策的全麵失敗就在眼前,卻隻得齣瞭中國環境保護文化的結論,買櫝還珠
无论国内抑或海外,对清帝国的研究,总是会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会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从“冲击-反应”模式到“在中国发现历史”,再到“新清史”,学者们愈发从清朝本身看待问题,并进而得出了许多与常见的看法或刻板印象不同的观点;而从文明史观到社会史观、全球史观,再到生...
評分本书是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谢健的新作,作为欧立德教授的学生,作者继承了新清史研究的思路,又结合时下热门的环境史学方法,以宏观的全球史视角,结合对清代中国三个小地域的分析,为我们阐述1760-1830年间满洲、蒙古地区的环境变迁。 提到东北和蒙古,立刻想到的,或许是辽阔...
評分 評分 評分本书讨论清朝北部边疆的环境、商业与族群变迁,是一部新清史+环境史+消费史+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要讨论的主题大概可以概括为:1.边疆在清朝是如何被朝廷定义的?2.奢侈品消费与边疆环境资源的消耗、商业贸易网络扩张的过程;3.边疆族群与地域的差别如何制度化。作者分别讨论了因...
帝國之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