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 清史 思想史 明清史 学术史 文献学 文化史 历史
发表于2025-02-02
皇帝的四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传统观点认为,清朝统治下的满汉矛盾十分尖锐,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之目的在于发起“文字狱”。本书作者在不否认“文字狱”与《四库全书》编纂存在密切关系的同时,更加强调皇帝、官员与士人之间的政治与学术博弈。汉族知识分子积极发挥学术优势,主动参与《四库全书》遗书搜集、校勘和编辑等活动;满族官员主要担任管理之职。满汉官员形成了某种分工,并促成了《四库全书》的顺利开展。此外,本书通过对比“汉学家”和“宋学家”撰写的《四库全书总目》之“提要”,充分肯定了两家各自之优长,尤其肯定了“汉学家”的“考据”方法所具有的现代性,打破了以往认为“乾嘉考据”学派暮气沉沉的观点。
本书是至今为止海外汉学界罕有的关于《四库全书》研究专著,且对清代政治史和学术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出版后获得了1989年度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作者简介:
盖博坚(Kent Guy),华盛顿大学历史和东亚研究教授,曾任中国研究项目和历史系主任。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士学位、东亚地区研究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历史和东亚语言博士学位。代表性著作是《清代督抚及行省》和《皇帝的四库》,他还主编了《中国法治标准》论文集,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史,尤其是清史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书评。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在京都、北京和台北等地从事研究,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台北中央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讲学。
译者简介:
郑云艳,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参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主要研究兴趣是历史文献学和中西文化交流史。
该篇著作揭示又批判了“知识分子”的传统意义,知识分子作为当局的批判者和质疑者而产生,他们或许与有官僚身份的知识分子(其角色为统治集团的官僚)相攻扞,但同时又主动靠近统治集团和通过统治者实现自身的理想。著作以乾隆晚期《四库全书》的修撰为中心,为揭示知识分子的政治作用及其与统治者的关系而展开了全面论证。在方法和结论上多有创新之处。
评分乾隆晚年赞助的文化活动成了学者与国家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官僚、候补官员、各派别文人都竞相通过帝国的目标来获得自身利益,因此对该活动热情洋溢。但这种机会变少时,该活动也开始走向尾声。上层的模糊性倡议,促使巡抚官员层层加码。底层绅士也在利用满人的敏感性,来解决旧的社会和经济矛盾。
评分以一个清史门外汉的眼光看还行啊
评分其实一直觉得文字狱“兴”时的逻辑很奇怪 且不止文字狱 包括一些其他的刑案逻辑也很奇怪 比如叫魂 比如一些民事案件中的鲨妻案 一些劫盗案 “奇怪”指的是档案在叙述事情过程时的逻辑匪夷所思 可能也可以说“档案语言”233
评分关于乾隆编四库的意识形态目的,好多著作都论述得很充分了,本书也未有新见解(可能对江南盐商经济的讨论算是独特),但可贵在清晰地勾勒出四库编纂过程的整个机制运作,中间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说到底,是复杂的、疯狂的、涉及到太多心照不宣的利益纠结。能想象么?多少知识分子主动上缴“禁书”以求封赏,一声叹息。联系到当下种种怪状,更是意味深长。
This is a very promising topic, but a mediocre, if not disappointing study. Tracing the history of encyclopedia-editing under imperial order, Chapter 2 introduces Qianlong’s order within the court culture of the time. Chapter 3 discusses scholar’s resp...
评分[https://wordpress.com/post/athenacool.wordpress.com/3825]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与国家 [美]盖博坚 / 郑云艳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9-10 子扉我 2019年秋 申城西楼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19年12月28日 正文字数不能少于140字
评分最近同时在看《皇帝的四库》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突然有了一点联想。18世纪,中国发生了汉宋学之争,两派都不否定真理,认为古代圣人是思想和智慧的终极来源。但是宋学一派认为“人性定义了道,反过来又决定了教化的特征”,主张通过经验,义理来理解真理。汉学则认为真理...
评分一句话评价:细节功夫不行,人文关怀负分,只有(几十年以前的)标新立异的观点。 先挑能夸的点,本书相对来说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四、五两章。 第四章强调了皇帝、官僚、学者的立场区别:沽名钓誉的皇帝有些急于求成,务实的刘统勋试图限制工程的规模,朱筠和他的幕友们则希望借...
评分This is a very promising topic, but a mediocre, if not disappointing study. Tracing the history of encyclopedia-editing under imperial order, Chapter 2 introduces Qianlong’s order within the court culture of the time. Chapter 3 discusses scholar’s resp...
皇帝的四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