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政府

清代地方政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瞿同祖
出品人:
页数:402
译者:范忠信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3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818560
丛书系列:法学家书坊
图书标签:
  • 瞿同祖
  • 历史
  • 清史
  • 社会学
  • 制度史
  • 基层社会
  • 政治学
  • 中国古代史
  • 清代
  • 地方政府
  • 行政制度
  • 地方治理
  • 历史研究
  • 中国史
  • 地方官员
  • 中央与地方
  • 清代政治
  • 地方行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清代地方政府的实际构成及其实际运作模式的著作,也是第一本系统、深入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作品。作者通过各种手本和札记,参考大量官方资料,系统分析了清代州县官的职能及其运作。最重要的是,其重心在于政治或政府体制中的个人及其行为,在于对政治制度体制传统的完整性认识,为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关于中国地方行政运作的图解,引导我们去把握近古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和运作的传统。

作者简介

瞿同祖(1910~2008),湖南长沙人,著名法制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范忠信,1959年生,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法 律史学会执行会长。有学术专著、译著九种,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十余篇,有四篇论文被译为英日文在海外传播,著作《情理法与中国人》被韩国翻译出版并指定为大学教学参考书。两次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获“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何鹏

1980年生,湖北武汉人,1998~2005年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学位。2005年秋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晏锋

1971年生,江苏宜兴人,1990~2003年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4年赴德国萨尔大学进修,现居德国。

目录信息

霍同祖先生与中国地方政府传统研究
引言
第一章 州县政府
第二章 州县官
第三章 书吏
第四章 衙役
第五章 长随
第六章 幕友
第七章 司法
第八章 征税
第九章 其他行政
第十章 士绅与地方行政
结语
附录一:本书引据中文文献书目
附录二:本书引据西文著作目录索引
附录三:本书引据日文著作书目
附录四:本书重点名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五:本书重要名词索引
附录六:霍同祖与法律社会史研究
附录七:霍同祖先生学术著作与讲稿目录
霍同祖先生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清代地方政府》,满满的史料,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每一则史料都是恰到好处。此书主要分析了对清朝地方政府运作造成影响的五个因素,衙役、书吏、幕友、长随、士绅。名义上知州和知县是地方上最高行政长官,地方上所有的事务理应由他们掌握,但事实并非如此。知州、知县对...  

评分

据说瞿同祖和萧公权是清代基层行政研究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然而我认为,嗯,确实是这样的…… 瞿著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清代的地方政府,一是清代地方政府的构成,这里所说的构成并不仅仅是指制度设计层面的,由官方文献所规定的机构与人员,而是所有实际参与或影响着地...  

评分

从瞿同祖先生对清代地方政府组织各部分的考察中,我们分明看到了清代政府体制的僵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一方面是中央集权的程度极高。后记中瞿同祖先生说,清代集权程度比法国中央集权都高很多,所以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州县官是清廷在地方第一线的官员...  

评分

《清代地方政府》,满满的史料,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多,每一则史料都是恰到好处。此书主要分析了对清朝地方政府运作造成影响的五个因素,衙役、书吏、幕友、长随、士绅。名义上知州和知县是地方上最高行政长官,地方上所有的事务理应由他们掌握,但事实并非如此。知州、知县对...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活的制度史才是好的政治史

评分

对州县政府运作中“非正式”因素的经典研究 这版的附录也蛮好用的

评分

六月读毕引言(包括译序)和前两章时实在是激动到不行…简直是个人目前的思考中,研究宋代县政所想达到的理想境界!除了最基本的制度设定,厘清地方上各种官、吏间的互相牵制与合作,更能看到具体实施中对成文制度的补充和调整,产生的弊端以及官方针对陋规所作的(或许是乏力的)控制。“这些实际惯例尽管没有书面规定的制度那么美好”,却是现实中形成的实际有效者。此外又有颇受启发处,比如了解地方政务开展的实情,还可以考虑查用哪些类型的材料,以及将州县官收入与地方财政联系起来观察等等。而且地方政事涉及的人、事非常琐碎,自己在处理过程中常觉得头绪繁多,瞿著还是写得比较清晰、得当的,也值得学习。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官箴、小说(譬如书里引到的《官场现形记》)之类的,到底该怎样运用?

评分

各章节都有十分精彩的地方,反倒是结语部分读完觉得有点平。关于地方政府的结构和运行,有许多启示,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

六月读毕引言(包括译序)和前两章时实在是激动到不行…简直是个人目前的思考中,研究宋代县政所想达到的理想境界!除了最基本的制度设定,厘清地方上各种官、吏间的互相牵制与合作,更能看到具体实施中对成文制度的补充和调整,产生的弊端以及官方针对陋规所作的(或许是乏力的)控制。“这些实际惯例尽管没有书面规定的制度那么美好”,却是现实中形成的实际有效者。此外又有颇受启发处,比如了解地方政务开展的实情,还可以考虑查用哪些类型的材料,以及将州县官收入与地方财政联系起来观察等等。而且地方政事涉及的人、事非常琐碎,自己在处理过程中常觉得头绪繁多,瞿著还是写得比较清晰、得当的,也值得学习。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官箴、小说(譬如书里引到的《官场现形记》)之类的,到底该怎样运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