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传教史的视野重新探讨了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来源,揭示了太平天国跟千禧年主义和末世论的密切关系,尤其洪秀全跟启示录神学、洪仁圩跟新教传教士“基督教文明观”的关系。全书共分五章:“由宗教革命引起的宗教战争”、“别样的基 督教”、“太平天国与启示录”、“千禧年主义及其中传”、“一个基督教国家的现代化方案”。本书基于大量的文本对照、比较和分析,反驳了许多流行的看法,提出了新的观点。
周伟驰,1969年生于湖南省常德县,1992年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1995—1998年在北京大学宗教学系读硕士、博士,学习西方哲学和基督教哲学。1996—1997年在加拿大维真学院学习一年。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工作。
太平天国之所以吸引我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史转型期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它将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杂糅的民间状况极端地展现了出来。周伟驰的这本书对这种杂糅的形式、以及这种杂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很好的分析。这本书很好的展示了基督教思想如何转变成太平天国的基本...
评分太平天国之所以吸引我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史转型期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它将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杂糅的民间状况极端地展现了出来。周伟驰的这本书对这种杂糅的形式、以及这种杂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很好的分析。这本书很好的展示了基督教思想如何转变成太平天国的基本...
评分本文节选自《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内容提要】农民起义?民族革命?基督教建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定性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却未曾得到深入讨论和思考。本文高度肯定周伟驰对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基督教建国本质的判定和论证,但对其基于现代化目标而做出价值上的肯定...
评分太平天国之所以吸引我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史转型期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它将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杂糅的民间状况极端地展现了出来。周伟驰的这本书对这种杂糅的形式、以及这种杂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很好的分析。这本书很好的展示了基督教思想如何转变成太平天国的基本...
评分太平天国之所以吸引我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史转型期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它将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杂糅的民间状况极端地展现了出来。周伟驰的这本书对这种杂糅的形式、以及这种杂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很好的分析。这本书很好的展示了基督教思想如何转变成太平天国的基本...
史料不错,观点嘛……作者应该是先有论点,然后再去找资料一步步印证自己的观点。万幸太平天国没成功,不然真不敢想,普通百姓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糟
评分史料不错,观点嘛……作者应该是先有论点,然后再去找资料一步步印证自己的观点。万幸太平天国没成功,不然真不敢想,普通百姓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糟
评分庙里的关帝像曾两次被捣毁,一次是在太平天国时,一次是在文革中——但这两次摧毁偶像的运动都无法持久,坳不过传统的力量,运动过后关帝都起死回生了。 书中后记中的着一段 实质上已经凸显了本书的主旨所在:正是将太平天国与共产革命等量而视之矣
评分从宗教角度分析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宗教革命,上帝教的一系列仪式规制来源是外源基督教,而非本土民间宗教,正因为上帝教是基督教中的异端派,所以狂热之程度,对传统文化的仇恨程度远超其余民间宗教
评分由于作者试图开辟一个新的思想,所以这本400来页的书就只能在打倒前人的思想上做更多的功夫了,以至于在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上有所欠缺。作者不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确切的来说是宗教史的研究,其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它的史料也是相对缺乏的。我们的历史只注重名人的生辰年月等实证研究和记录,但较少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影响的研究。我们为什么会有太平天国这样一种宗教战争,而日本以较少的基督教人数实现了现代化,而韩国以较多的信徒实现了现代化?三个儒教国家走了三种不同的路途。再回首看香港和台湾的路,我们是否该有一个深刻的对比研究?至于后来,我们走上了一条与法国、俄国相似的路径,谁又能说起源于法国启蒙运动直至德国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宗教运动呢?我们现在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