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品人:华章心理
页数:244
译者:杜秀敏
出版时间:2019-4-14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6198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儿童教育
  • 心理学
  • 教育
  • 成长
  • 育儿
  • 好书,值得一读
  • 心理
  • 外国文学
  • 儿童教育
  • 心理学
  • 成长
  • 家庭教育
  • 儿童发展
  • 学习心理
  • 心理辅导
  • 亲子关系
  • 教育方法
  • 心理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新·专业译版】

儿童的发展既不由天赋决定,也不由客观环境决定

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5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出版90年来持续畅销,父母和教师的案头读本

一本书破解儿童的语言及行为密码,培养心理健康、高情商、高智商的儿童

5个真实案例、15种儿童常见问题——为父母、教师揭开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

帮助教师认识、疏导儿童心理问题,帮助父母理解儿童行为,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在阿德勒看来,个体追求卓越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追求卓越的基础,就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的。因此,教育儿童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社会情感、健康人格的人,这是由教育本身的社会性目的所决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使儿童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就是一个心理进化过程,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是引导儿童成长过程的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揭示了儿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他们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出反应以适应自己的目的、自卑感和优越感如何交织与转换。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和父母们帮助儿童塑造社会情感,把对卓越的追求引到符合社会价值的方向上。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生于维也纳,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世界心理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

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假想的目的论、追求卓越、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他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观点与之大相径庭。其著作有《理解人性》《理解生活》《自卑与超越》等。

目录信息

第1章
导言 /1
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
第2章
人格的统一性 /15
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的生活和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第3章
追求卓越及其教育意义 /25
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卓越和成功的追求。在本章我们将会讨论追求卓越及其对教育发展的意义。
第4章
引导追求卓越的努力 /41
每个孩子都会去追求卓越,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
第5章
自卑情结 /52
自卑情结是指一种过度的自卑感,它促使人们去寻求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放大困难,消解勇气,从而将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第6章
儿童的发展:预防自卑情结 /64
儿童的发展既不由天赋决定,也不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7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的障碍 /78
我们在许多儿童和成人身上会发现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最好用社会情感这个概念加以概括。
第8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与补偿心理 /94
孩子的发展与他们对自己在环境中所处位置的无意识理解是一致的。长子、次子和幺子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同样符合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
第9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情境 /104
我们对新环境进行研究的原因在于它是使儿童发生转变的因素,它将儿童在对新环境准备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体现了出来。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新环境看作对儿童准备性的测试。
第10章
学校里的儿童 /118
当一个孩子跨入学校的大门时,学校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和其他所有的新环境一样,学校也可以视为对儿童入学准备的一种测试。
第11章
外部环境的影响 /138
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和教育方面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外在环境的影响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第12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154
青春期比以前任何一个阶段都更能使人表现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第13章
教育的失误 /168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或老师绝不能有半点灰心丧气。
第14章
对父母的教育 /178
此书专门为家长和老师而写。他们可以从书中对孩子心理生活的新见解中获益。
附录A
个体心理学问卷 /187
附录B
5个案例及其分析 /193
译者后记 /23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从我们家小淘气出生后,有关于儿童教育类的书籍我几乎就没有停止看过。 没有成为父母之前,看别人家的熊孩子怎么别扭,总觉得孩子之所以会不懂规矩犯错误,全都是因为做家长的没有教育好。哪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啊!就看家长上不上心了。 等轮到自己真的开始做了家长才发现原来...  

评分

育儿所需的付出和慎重,堪比世间任何一项工作。 你给予ta什么,ta就可能成为什么。赋予孩子生命、养育ta、引导ta这一系列的过程让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感觉稍不留神,就走上了歧路。 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则从个体的视角阐明了,每个个体的行为背后,都有特定的原因,或是...

评分

直到今年,细细算来,类似《正面管教》等各类教育书也看了十来本,各种教育孩子的书看了也不算少了,有理论,也有方法论。 但自己心中的很多问题,不仅没有找到答案,而是越来越迷惑,迷茫,感觉自己像一个旅人,知道自己要旅行,准备好了地图,行装,却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在东...  

评分

评分

一个成功的婚姻有先决条件,就是其中个人心理的成熟。阿德勒在他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提到:“孩子看问题和成人不同,他们容易倾向于把世界划分为对立的两个部分-上或下、全好或者全坏、聪明或者愚笨、全由或者全无。有些成人也有这样的对立的认知方式。那些习惯把世界分为尖...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这本书的时候很难不去投射......面对自身的困难之处仍然是从小被训练出来的对完美的渴望,虽然一直想要放弃,但是对残疾的世界,或者说对世界的障碍保持耐心与平和实在困难。

评分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于儿童时期

评分

从无知到有知,我们需要很多帮助,帮助从心理角度出发或许是值得期待的。

评分

暑假作业????????????

评分

和之前阿德勒的大部分书内容一致,只是更加侧重儿童教育。书中一两个观点有失偏颇,不禁让人怀疑,这真的是阿德勒说的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