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理的本质

论真理的本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出品人:
页数:326
译者:赵卫国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49328
丛书系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
图书标签:
  • 海德格尔
  • 哲学
  • 柏拉图
  • 经典与解释
  • 真理
  • 政治哲学
  • 古希腊
  • 西方哲学
  • 哲学
  • 真理
  • 存在
  • 形而上学
  • 西方哲学
  • 康德
  • 海德格尔
  • 认识论
  • 本体论
  • 思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研究专著,系由他的讲课稿整理而成。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海德格尔通过研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尤其是《王制》和《泰阿泰德》,对"真理的本质"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书可归入哲学研究著作。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译本出版说明(刘小枫)
引导性的思考
第一节 我们对于“本质”和“真理”“自明”的先入之见的可疑性
第二节 返回到真理概念的历史:不是对先入之见进行历史学的证实,而是回想希腊人最初的(无蔽)之经验
第一部分 无蔽之“本质”的暗示阐释柏拉图《王制》中的洞穴比喻
第一章 真理发生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514a2-515c3):地下洞穴中的人的处境
第三节 洞穴中无蔽的东西:对囚徒们显现着的阴影
第二阶段(514c4-515e5):洞穴中的人的某种“解放”
第四节 在尝试解放的失败中所显露出来的(无蔽)之新特征
第三阶段(515e5-516e2):人朝向本源的光明的真正解放
第五节 洞穴之外的人在日光中的上升
a)洞穴之外的无蔽的等级
b)在解放事件中明显有关(无蔽)的四个问题
第六节 理念和光
a)对“是什么”(Was-sein)的看
b)光明的本质:透明性
c)理念的根本成就:允诺存在者的存在
第七节 光和自由 约束在发光物上的自由
第八节 自由和存在者 作为存在之筹划的明亮目光(以自然、历史、艺术和诗为例)
第九节 作为无蔽之真理的本质问题
a) 无蔽的等级 作为源始的无蔽之物的众理念和作为存在者中最具存在性的存在者
b)众理念作为某种预现着的察看之所见,参与无蔽的发生
c)作为人的生存之基本事件的可揭蔽性
第四阶段(516e 3-517a 6):自由人在洞穴中返降
第十节 作为解放了的囚徒的哲人)他的暴力行为,他的危险和他的死
第十一节 履行作为一种之发生的哲学活动的命运:敞开和遮蔽的相互对置和共同归属性(存在和假象)
第二章 善的理念与无蔽
第十二节 作为最高理念的善的理念:授权于存在和无蔽
第十三节 作为和的看在光之轭中的看和可见的东西
第十四节 善:所依赖之物根本的托付
第十五节 真理之本质问题作为人及其(教化)之本质历史的问题
第三章 对非真理之本质的追问
第十六节 之基本经验的衰退 哲学的责任,重新唤醒:我们的生存之持久的开端
第十七节 遮蔽之本质问题的缺席,无—遮蔽的东西可能被褫夺 关于真理之本质的问题转化为关于非真理之本质的问题
第十八节 对“迂回之路”的辩护 预先澄清:(谬误)、(昏沉)和(无—遮蔽)的基本概念
第十九节 总结:无蔽和存在;关于非真理之本质的问题
第二部分 阐释柏拉图的《泰阿泰德》意在非真理之本质问题
附录
编著后记
重要德一汉语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就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而言,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严格来说,是主观的认识活动与客观对象的存在,及是什么与如何是的符合,也即是“陈述与事实基于正确性的相符合”。这乍看起来是没错的,但却遭到了海德格尔严厉的批驳(6条)。在他看来,希腊人把“无蔽”定义为...  

评分

真理的随行好似真的世界随着宇宙的扩张而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因此真理的思想,不是自由自在,而是束缚别的和自己的思想。别的真理不是这个真理的诱因,而是真实的并列,没有真的真理,却有着真实的自由。

评分

就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而言,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符合。严格来说,是主观的认识活动与客观对象的存在,及是什么与如何是的符合,也即是“陈述与事实基于正确性的相符合”。这乍看起来是没错的,但却遭到了海德格尔严厉的批驳(6条)。在他看来,希腊人把“无蔽”定义为...  

评分

真理的随行好似真的世界随着宇宙的扩张而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因此真理的思想,不是自由自在,而是束缚别的和自己的思想。别的真理不是这个真理的诱因,而是真实的并列,没有真的真理,却有着真实的自由。

评分

真理的随行好似真的世界随着宇宙的扩张而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因此真理的思想,不是自由自在,而是束缚别的和自己的思想。别的真理不是这个真理的诱因,而是真实的并列,没有真的真理,却有着真实的自由。

用户评价

评分

理解古希腊著作之时,任何带着“主客体二分”、真理符合论之类的近代认识论的先见去分析,都是致命的错误。洞穴隐喻里,出了洞穴,见到太阳的哲人,要带着向死的决心回到仍只看得到阴影的常人那,与他们搏斗,把他们拉入真理之中。毕竟真理就是无-遮蔽,哲人要不断揭蔽,“无”是褫夺性的,是战斗

评分

踏踏实实地再读一遍,对洞喻的阐释;在阐释泰阿泰德篇的开端,会让人想起楞严经里的“七处征心,八还辩见”;要点在于,在这篇短短的几节了,apheudos非不真的东西代替了alithea,非真理的场所被置入进logos,因而真理与非真理基于陈述和判断;pheudos谬误被理解为logos,而不是在与alithea的关系中被追问。doxa行为结构中的本质的双义性:摇摆于eidos、alithes和pheudos之间:在此在的统一性的分岔结构。Doxa的三个砖石:muimonenein 保存和再现、aisthisis知觉和dianoia通察。 Doxa就是把在直接的当前化中照面的东西与事先再现的东西抓到一起。 什么是知识?

评分

洞喻解析得好

评分

要了解海德格尔,这本书必须要读,尤其是它的讲课稿形式,更加原本的反映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和问题方式。

评分

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之前如果不读《存在与时间》差不多就当白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