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科学 常识

哲学 科学 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陈嘉映
出品人:
页数:250
译者:
出版时间:2007-2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230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陈嘉映
  • 科学哲学
  • 科学
  • 常识
  • 文化
  • 认识论
  • 语言学/语言哲学
  • 哲学
  • 科学
  • 常识
  • 思维
  • 认知
  • 理性
  • 探索
  • 知识
  • 智慧
  • 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嘉映先生,是当代中国 治学最塌实的学者之一,更可贵的是,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观念。这本书的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的关系。沿着这条主思路,上篇先粗略回顾了哲学方式的整体解释到科学方式的转变。下篇分专题讨论实证科学对经验的关系,科学概念的特征,科学的数学性质,预测、假说和实在问题。作者语言朴素,但识力惊人。哲学初学者细读此书,必有大收获。

作者简介

陈嘉映教授,男,1952年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学,90年以《论名称》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回国,重返北大任教,后调往华东师大哲学系。主要译著有《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教程》等。

目录信息

导论
科学认识
建构主义
哲学-科学
本书章节
上篇
第一章 理性与哲学
感应思维
觉醒的心智
理知时代
理性与理论
哲学-科学之为真求的理论
第二章 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
希腊哲学的文化背景
亚晨士多德的天学
托勒密体系
从罗马到文艺复兴
哥白尼革命
围绕哥白尼
理论的整体性
第三章 近代科学的兴起
下篇
第四章 经验与实验
第五章 科学与概念
概念与语词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运动
力、加速度、质量
万有引力与可理解性
数学取向
第六章 数学化
数与实在
数运与数学
科学的数学化
为什么是数学
第七章 自然哲学与实证科学
自然哲学
自然与必然
实证与操作
预测与假说
一般的实在问题
物理学的实在问题
第八章 常识、哲学、科学
哲学的终结?
常识和理论
思辨体系与语言转向
哲学何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人生第一本哲学书,硬生生看了十多天……太难啃了…… 书中主要阐释了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即哲学–科学到现代科学,总原理从形而上学变为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拓宽了人类的经验世界,但也与日常经验越离越远,因为科学用实验提供事实,而不是经过思辨(直接...  

评分

踏踏实实、不带装腔作势的为学态度在国内哲学学者之中已日渐稀罕,陈嘉映在这方面堪称楷模,本书便是一个极好的范本。 在穷尽了逻辑和经验证据之后,哲学的终极论争总会回归凝结到态度/意见之争,哲学-科学之予我们这个民族终究是舶来品,于是对于大部分文科出身的国内哲学学...  

评分

本书虽然标题看上去有些大,不过陈嘉映教授还是秉持着一贯的风格——用显白易懂的、近乎课堂口授的文字来解释哲学问题。这本书作为一本以科学史为主题的哲学普及书,涉及到“科学”的含义、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哲学的命运等话题,适合任何对此感兴趣的人拿来读一读。 对于很多不...  

评分

文献 陈先生这个书挺出名的,是国内较好的一本普及科学哲学的书。想想现在一些比较水的硕博的论文,没看几本书就敷衍出洋洋洒洒十几万大字,可谓单薄得很。而陈先生这个书面向通俗,但是他为这个书打的"童子功"却比那些硕博论文扎实太多了。不过叙事太宏大总会导致细节部分不舒...  

评分

本书探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主要观点是古希腊的哲学实在应该被称为哲学-科学,既进行概念分析,又试图建立对世界的整体解释,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经验对常识的反思上。工业革命以来,以实验而非经验为基础的实证科学逐渐接过了建立世界整体解释的任务,哲学似乎只能局限于对常...  

用户评价

评分

之前读了一半,这几天又重头开始完整的读完了。虽然陈嘉映用的是比较轻松的表述方式,还常常穿插些很生动的例子,像在课堂上讲述一样,但这不是一本无门槛的“科普”,中间部分节奏还是有些快的,如果完全不了解西方哲学,很容易跟不上。但有一定基础去看会很有启发,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很中肯,对科学在思想领域的边界也做了比较好的澄清。 不过有些部分内容明显有重复,好奇是陈原稿的问题还是编辑的问题,最近这书出了新版,不知道有没有把重复的地方删掉。

评分

最认同的一句话是“数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进行长程推论而不失真”——数学是一种演绎法。在约翰穆勒那里就是ration最后变成了calculation。遗憾在于这本书回避了伦理学,也即近现代哲学的重心。不知道为何如此。直接导致我不认同其相当大的一部分结论。

评分

之前读了一半,这几天又重头开始完整的读完了。虽然陈嘉映用的是比较轻松的表述方式,还常常穿插些很生动的例子,像在课堂上讲述一样,但这不是一本无门槛的“科普”,中间部分节奏还是有些快的,如果完全不了解西方哲学,很容易跟不上。但有一定基础去看会很有启发,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很中肯,对科学在思想领域的边界也做了比较好的澄清。 不过有些部分内容明显有重复,好奇是陈原稿的问题还是编辑的问题,最近这书出了新版,不知道有没有把重复的地方删掉。

评分

小女子愚笨,每个字都认识,囫囵吞枣只能读懂1/3 2016.4.26 努神推荐下重读。

评分

太精彩了!前面的大部分篇章都似乎在谈论科学哲学(自然也有很多我读不明白的地方),但最后一章对“哲学”的理解在长长的“科学”铺垫后得到了巨大的升华,感觉太爽了!陈嘉映绝对是当代党国最好的哲学教授(我觉得不需要“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