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声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与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对佛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究》、《单向度的人》、《理性与革命》、《批判哲学研究》等。
看马尔库塞的作品就像看有内涵的笑话书,又雷又囧又长知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粉丝总是很多的,简单易懂又狗血又煽情,看完还能自我暗示有文化嘛.... 造反有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社会总有残留的压迫和控制,搞的人民群众利比多发泄渠道堵塞,这就麻烦了,找不到炮...
评分《爱欲与文明》读书报告 一. 本书作者想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认为:文明以持久的征服人的本能为基础”,这是《爱欲与文明》导言里的第一句话,本书的副标题是“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究”,马尔库塞试图从哲学分析层面上将弗洛伊德思想中有关现实和...
评分加尔基,精液,栗子花。前者有中间者的形态,后者有中间者的气味。椎名林檎这个淫猥的专辑名常常让我想起过去读到的一些句子,那是一番上个世纪50年代末日本愤怒青年的自白。“从混杂着愉悦与屈辱的颓唐无赖的生活中摆脱出来的希望,从散发着番红花味道的洗涤液、五升的精液、7...
评分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命运受制于肉体和精神、自然和文明共同的斗争本能。这本能使弗式的俄狄浦斯、莎翁的哈姆雷特能够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形象,这形象之所以能够再现我们面前,使当今的我们还能为之一震的原因无非是性欲的自我升华。这本能无论从客观和主观来看都使得性欲转变成...
评分读完这本书,不得不叹服弗洛伊德构思之精妙,其观点较富于启发意义,但从根本上,我却是不认同他把性欲拔高到如此高的高度,因为如此,则有把人贬低为普通动物的可能。以下是我对本书的批判: 一、论性欲的产生 我认为,性欲并不完全是由性欲本身引起的。 只有极少数...
总觉得马尔库塞的论证里面缺了点说服力。
评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精准分析和升华
评分不同的角度,連綿不斷的思維。
评分新左派
评分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从异化等视角的确可以相互论证补足。然而,马克思主义虽然视异化为恶,却依然把生产性作为人类社会的首要任务。于是,马尔库塞对于异化的解决策略也只能是“快乐的工作”,还要从弗洛伊德的只言片语中楞往这方面引……所谓的超越现实原则试图从性欲-(美学)-爱欲的路径也略显理想化,并不很有说服力。但第一章的分析部分非常具有启发性,从哲学视角对弗洛伊德生命-死亡本能的分析具有洞见,也与马克思主义能够较好的结合。分析容易解决难,马克思主义选了多么难走的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