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马克思
出品人:
页数:728
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出版时间:1961
价格:2.1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马克思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意识形态
  • 社会学
  • 政治学
  • 德国
  • 恩格斯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马克思主义
  • 历史唯物主义
  • 意识形态批判
  • 哲学
  • 社会理论
  • 经典著作
  • 德国哲学
  • 共产主义
  • 批判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

此单行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译文排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三卷说明…………………………………………………………………………………………………………………………Ⅶ—ⅪⅤ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8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11—640
第一卷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13—532
序言…………………………………………………………………………………………………………………………15—16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19—87
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21
1.历史…………………………………………………………………………………………………………………31
2.关于意识的生产……………………………………………………………………………………………………41
B.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56
1.交往和生产力………………………………………………………………………………………………………56
2.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69
3.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73
C.共产主义。——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79
莱比锡宗教会议…………………………………………………………………………………………………………88—530
二、圣布鲁诺……………………………………………………………………………………………………………91—115
1.“征时”费尔巴哈………………………………………………………………………………………………………91
2.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的斗争的思考…………………………………………………………………101
3.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103
4.与“莫·赫斯”的诀别………………………………………………………………………………………………112
三、圣麦克斯…………………………………………………………………………………………………………116—530
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117—521
旧约:人……………………………………………………………………………………………………………………119
1.创世记,即人的生活……………………………………………………………………………………………119
2.旧约的经济………………………………………………………………………………………………………131
3.古代人……………………………………………………………………………………………………………139
4.近代人……………………………………………………………………………………………………………150
A.精神(纯粹的诸精神史)…………………………………………………………………………………155
B.中迷者(不纯粹的诸精神史)……………………………………………………………………………161
a.幽灵………………………………………………………………………………………………………166
b.怪想………………………………………………………………………………………………………171
С.不纯粹的-不纯粹的诸精神史……………………………………………………………………………174
a.黑人和蒙古人……………………………………………………………………………………………174
b.天主教和新教……………………………………………………………………………………………183
D.教阶制………………………………………………………………………………………………………186
5.在自己的虚构中享乐的“施蒂纳”……………………………………………………………………………201
6.自由者……………………………………………………………………………………………………………211
A.政治自由主义………………………………………………………………………………………………211
B.共产主义……………………………………………………………………………………………………224
C.人道自由主义………………………………………………………………………………………………256
新约:“我”……………………………………………………………………………………………………………………266
1.新约的经济……………………………………………………………………………………………………………266
2.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学,或关于辩解的学说……………………………………………………………269
3.启示录或“新智慧的逻辑”…………………………………………………………………………………………304
4.独自性…………………………………………………………………………………………………………………341
5.所有者…………………………………………………………………………………………………………………359
A.我的权力…………………………………………………………………………………………………………359
Ⅰ.法……………………………………………………………………………………………………………359
A.一般的圣化……………………………………………………………………………………………359
B.用简单的对偶式实现占有……………………………………………………………………………364
C.用复杂的对偶式实现占有……………………………………………………………………………368
Ⅱ.法律…………………………………………………………………………………………………………376
Ⅲ.犯罪…………………………………………………………………………………………………………387
A.犯罪和刑罚的简单圣化………………………………………………………………………………388
(a)犯罪………………………………………………………………………………………………388
(b)刑罚………………………………………………………………………………………………390
B.通过对偶式获得犯罪和刑罚…………………………………………………………………………392
C.通常理解的和非通常理解的犯罪……………………………………………………………………396
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403
Ⅱ.暴动………………………………………………………………………………………………………………437
Ⅲ.联盟………………………………………………………………………………………………………………452
1.地产…………………………………………………………………………………………………………453
2.劳动组织……………………………………………………………………………………………………455
3.货币…………………………………………………………………………………………………………461
4.国家…………………………………………………………………………………………………………466
5.暴动…………………………………………………………………………………………………………470
6.联盟的宗教和哲学…………………………………………………………………………………………471
A.财产……………………………………………………………………………………………………471
B.资产……………………………………………………………………………………………………476
C.道德、交往、剥削理论………………………………………………………………………………477
D.宗教……………………………………………………………………………………………………485
E.对联盟学说的补充……………………………………………………………………………………486
C.我的自我享乐……………………………………………………………………………………………………488
6.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502
2.辩护性评注……………………………………………………………………………………………………522—530
莱比锡宗教会议闭幕…………………………………………………………………………………………………531—532
第二卷 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533—640
“真正的社会主义”…………………………………………………………………………………………………535—640
一、“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539—572
A.“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539
B.“社会主义的建筑基石”……………………………………………………………………………………………555
第一块建筑基石………………………………………………………………………………………………………559
第二块建筑基石………………………………………………………………………………………………………563
第三块建筑基石………………………………………………………………………………………………………569
四、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573—628
圣西门主义…………………………………………………………………………………………………………………582
1.“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588
2.“实业家的政治问答”…………………………………………………………………………………………591
3.“新基督教”……………………………………………………………………………………………………595
4.圣西门学派………………………………………………………………………………………………………596
傅立叶主义…………………………………………………………………………………………………………………604
“目光短浅的卡贝老头”和格律恩先生…………………………………………………………………………………615
蒲鲁东………………………………………………………………………………………………………………………626
五、“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629—640
弗·恩格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641—692
注释…………………………………………………………………………………………………………………………695—719
人名索引……………………………………………………………………………………………………………………720—737
期刊索引……………………………………………………………………………………………………………………738—740
译后记………………………………………………………………………………………………………………………741—742
插图
卡·马克思笔记本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9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第一页。序言………………………………………………………………17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费尔巴哈”中的一页手稿…………………………………………38—39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圣麦克斯”的一页手稿………………………………………302—30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序言结尾,马克思讲了一个笑话: “有一个好汉忽然想到,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头脑中抛掉这个观念,比方说,宣称它是迷信观念,是宗教观念,他们就会避免任何溺死的危险。” 据说在调查泰坦尼克号的船...  

评分

一、马克思的颠覆 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显著差异”,这大概也是旧的形而上学家的自我评估和现实意义之间的显著差异。在过去的世代中,德意志民族构建起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形而上学体系,然而与思想上的风暴成反比,它的实践的斗争始终没有掀起...  

评分

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給了兩段話。那兩段話看上去就隔得遠,一中一外,而且時代上也相去遠得很。一段話是孔子的名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段是馬克思的話:思想離開了「利益」,那就准保出醜。這裡面,只有這個「利」的字面,算是相同的。 想了半天,在這兩段話的「...  

评分

引言 马克思说,那些德国的批判家们对德国的批判从未离开过哲学的基地,问题在于他们理论的动力只是批判。既然人的一切行为都从意识中来,那么只需用充满道德正义的话语修正人们的意识便足够了。用词句去反对词句,用一种解释去推翻另一种解释,这种纯粹的批判作用的对象并不是...  

评分

(一) 任何的理论观点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相对的,我这一刻说过的话已不是刚才你所听到的那一句。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人作为时空中渺小的一个存在,更是无能为力。 马克思理论是真理,然而理论总是灰色的,实践和认识之树才常青。与时俱进地去认识,也只不过是数学...  

用户评价

评分

草草翻了一遍,打ff14略入迷

评分

克思兄和格斯兄的合著。修辞有特色,但不见得是好事。可惜书中讨论的圣布鲁诺、费尔巴哈、施蒂纳、格律恩等我都不够熟悉。作者乐观估计了人性,我同意施蒂纳,人不会因满足需要而停止占有,而是能占有多少就占有多少,按需分配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很意外他们还聊了星座

评分

现在市面上的书已经很少了,这么重要的书读的人却很少。

评分

现在市面上的书已经很少了,这么重要的书读的人却很少。

评分

现在市面上的书已经很少了,这么重要的书读的人却很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