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1900-2002),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哲学诠释学的代表人物。《真理与方法》这部巨著是加达默尔的代表作,被称为现代诠释学的经典。
《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960年,先后再版了五次,1972年以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自它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在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可以说是继胡塞尔德《逻辑研究》(1900)、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真理与方法》共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二卷为《补充与索引》。
从起源来说,德文原著,翻译到拉定位就变成解释了,还原诠释学,哲学性思想性,有些难懂,大概知道了诠释学4个要素,理解,解释,应用,技巧,书有些晦涩难懂,在网上搜到洪教授的讲座,看看更容易理解,举的例子,这本书貌似还是台湾大学里进行通识教育所推荐的书,也许不是这...
评分哲学诠释学潮流的奠基巨作,其标题的含义是“追寻真理,反对方法”。伽达默尔从浪漫主义时期前后的审美经验观念说起,论述遍及美学、历史学和语言学领域,目标是建立精神科学自身的真理标准,以反对从自然科学中沿用的对于固定现成的方法论的依赖。在伽达默尔这里,个体的意识...
评分洪漢鼎教授演講紀錄 講題:詮釋學基本概念 時間:2005/5/25(星期三)上午10:00~12:00 地點:世新大學圖書館四樓團體視聽室 賴老師開場: 我們很歡迎洪漢鼎教授來我們學校演講。其實我們會知道洪漢鼎教授是因為我們有一批人,這幾年在讀Gadamer的《真理與方法》,這一本書...
评分买这本书时,是为了治疗我的失眠。每次看了一两页,就入睡了。效果非常好。 坚持看了一个月,居然看进去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所有的作品,它的生命力是在被阅读,在阅读时,读者的诠释参与进去,就变成一部新的作品。 作品的精神价值在于:1、教化,是不是有独特的精神家园...
评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沿着胡塞尔-海德格尔的道路一路走来,将诠释从方法论高度提升到了哲学高度。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已经在艺术、教育、法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浇灌出绚烂的花朵。任何一个主要论题都可以写上十几万字的专门论文。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不是“前理解”等革命性理论,而...
【1-30、100-170】没能一口气看完,但是翻翻大意还是明晰的,之前读着居然有种“这是不是我的前世写的”的错觉,和我自己的许多思极为契,因为自己也是思游戏,所以对于严肃、主客等思索亦是自己一点点走出来的,真是奇特。既然如此,也算有缘,希望论文写得完,2018.5.26读书x王者荣耀,体验一般般哈哈。
评分太厚,读不懂
评分2014年11月25日凌晨零点十七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对这本书第四次下定决心开始读的时候,读到二百页左右我就又放弃了。。。将近一个月过去,从前天开始硬着头读进来。至260多页开始渐入佳境,觉得说理清晰明白。终于在今日读毕。其实我应该先看下卷再看上卷的。
评分“在经验所及并且可以追问其合法性的一切地方,去探寻那种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
评分Oui,1558页,洪先生怎么译出来的,读都读到吐血了!我们说的是语言游戏本身,这种游戏向我们诉说、建议、沉默、询问,并在回答中使自身得到满足。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一切文本包括世界与大地都要首先被当作历史文本来看,而后在诗性属人之美的有限中开出真理的事件,神圣者与人相互依存。理解一并解释作为真实的经验补充黑格尔思辨来同生活世界照面。亚里士多德的上帝(以及黑格尔的精神)超越了作为有限存在之运动的“哲学”。柏拉图则说,诸神都不作哲学思考。形而上学在此的启发正是感官事物与理念之间的裂缝,这一道自由的深渊于此存在,存在者借此再度弥合于存在。语言是联系自我和世界的中介,使自我和世界在其原始的依属性中得以表现,思辨的哲学提问绽露了施特劳斯作为第三者所显白的真理:伽达默尔和德里达一儒一道乃是差异里的真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