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套装上下册),ISBN:9787020071586,作者:(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耿济之 译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19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洛扎诺夫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时说:“托尔斯泰令人吃惊,陀斯妥耶夫斯基令人感动,”这句话见地非凡。大多数人的感受与此正好相反。他随后又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沙漠中的骑士,背着一只箭囊,他的箭射向哪里,哪里便流血”。沙漠里无什么活物...
评分----我憎恨整个俄罗斯。 ----要是你当了军官就不会说这些话了。 ----我不想当什么军官,我要消灭所有军队。 ----要是敌人来了,那谁来保护我们? ----根本用不着保护,1812年的时候法国皇帝拿破仑大举进攻俄罗斯,要是那些法国人把我们征服了,那才好呢,,聪明的民族吞并一个...
评分谁说米卡,或者德米特里 卡拉马佐夫,是个荒唐、粗鲁、令人憎恶的人物?我读到他为了崇拜和负疚于卡捷琳娜,为了强烈地爱格鲁申卡,为了与父亲为情敌,在激情的使役下躁狂、徒劳地奔波,无限地愤怒与无限地受苦,差点读得哭了起来。我不敢说天生的亲近,但却对这类人物有着天生...
评分以下文字转抄自GTG在Dostoevsky小组中发表的评论,借花献佛,以飨同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42047/ 黑塞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好谈。大凡明智和审慎的话都已经说尽了。可是,那些话虽然曾经使人感到新颖而充满智慧...
评分 洛扎诺夫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时说:“托尔斯泰令人吃惊,陀斯妥耶夫斯基令人感动,”这句话见地非凡。大多数人的感受与此正好相反。他随后又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沙漠中的骑士,背着一只箭囊,他的箭射向哪里,哪里便流血”。沙漠里无什么活物...
历时几个月断断续续看下来,每个部分都很吸引人。最喜欢的人物是圣人阿辽沙。但伊凡对上帝存在的辩论和与魔鬼的争执可谓是本书精华。此书作为作者的最后一本长篇,女人的部分写的要少的多了。可读性很强,最后的法庭两方陈词很赞,作者居然能用两种观点进行势均力敌互相比拼的较量。。不愧是天才老作家。不同时期读应该有不同感想的书。谁不想做阿辽沙?最终都成了伊凡和米卡。
评分绝对的经典!
评分太长,太深刻,也太复杂了,我不是指故事性,很简单而已,就是一件杀父案件的前前后后,我不敢多做评价,涉及哲学关于宗教的命题,老陀想告诉你什么是真信仰,什么是假信仰,读者不是简单能作出评判的,可惜我终究不是个有神论者,不能对老陀关于宗教堕落的感慨,有所感悟。
评分太长,太深刻,也太复杂了,我不是指故事性,很简单而已,就是一件杀父案件的前前后后,我不敢多做评价,涉及哲学关于宗教的命题,老陀想告诉你什么是真信仰,什么是假信仰,读者不是简单能作出评判的,可惜我终究不是个有神论者,不能对老陀关于宗教堕落的感慨,有所感悟。
评分这部情节离奇、笔法粗放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是因为其中展现出的思想主题有着难以揣测的深度。由宗教所给予的各得其所的世界在科学的“事实”面前土崩瓦解,宗教大法官的陈词表明了,如今的世界已不再需要基督精神,相反只需要否决来世,用面包和理想对迷失方向的人们进行奴役。恶的触目惊心的存在动摇了信仰,而对灵魂不死之信仰的动摇又使得一切恶行逃脱了终极的审判。在三兄弟中,伊凡是不信神的寻神者,德米特里是有着狄奥尼索斯式的精神的人物,而阿廖沙和佐西马长老一同代表了仍在起作用的基督教的力量,即以奇迹对抗自然的必然,以对重大事件的共同参与对抗心灵秩序的丧失。不过,这种对抗能否成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伊凡自我对话中一句“化学来了!”深切地体现了信仰在面对“事实”时的无力感,这是现代之后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