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察洛夫(1812—1891), 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在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出生,父亲是富裕的商人。1834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到政府工作达30年。1847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出版,描写一个地主少爷顺应资本主义兴起的局势,成为一个实业家的故事,赢得了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好评。1852年至1855年间作为海军中将叶夫菲米·普佳京的秘书随他航行到英格兰、非洲和日本,后经西伯利亚返回俄罗斯。冈察洛夫据此旅途写作的游记《战舰“巴拉达”号》在1858年出版,翌年又发表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大获好评。1867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并发表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悬崖》(1869年)。冈察洛夫终身未婚,1891年在圣彼得堡逝世。作者总论自己的三部长篇小说,捍卫现实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在当时颇有影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本书读得我很失望。我以为这本书能解决我个很重大的人生问题,结果后半部分不知道在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没有再受什么刺激的话,我再也不想读俄罗斯人的小说了,虽然作者对于人物的神态心理对话描写得很生动很棒。我发现我已经读不进二十世纪之前的人写的小说了,实在是和现在的社会脱节,不光是人的行为,想法等等已经没办法感同身受了。//刚开始读这本的时候觉得突然发现了读书的意义,情节内容已经是其次,读书对我来说是从故人笔下寻找共鸣,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过去,因为书中已经描绘出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评分打鸡血的人也不用盲目同情懒汉吧
评分一个懒汉的故事,一个多余人的故事。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哭什么呢?恐怕是在为过去碌碌无为的日子而追悔感伤。我们要不要这样呢?不要!”
评分打鸡血的人也不用盲目同情懒汉吧
评分翻译文言不白的……最喜欢第一部……其实奥勃洛摩夫不是很可爱吗?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如此?是从小优渥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气息还是祖辈的溺爱与保护?是自身的真诚单纯还是好幻想抑或对生活的失望?这种「奥勃洛摩夫性格」难道不是每个人都有吗?安德烈的半德国性格和奥勃洛摩夫性格真的有孰优孰烈吗?都是对生活的一种交代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