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偱惯例,不以王朝起讫为统一的始终,不以定论成说为立论的依据,反观纷扰的昔日天下,立足真实的历史疆域,用凝练的笔触,厘清统一与分裂的长度,诠释统一与分裂的标准,穿透千年的时空隧道,追寻中国历史的分分合合。
葛剑雄,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研究,著有《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中国移民史》(第一、二卷)、《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西汉人口地理》、《葛剑雄自选集》、《往事和近事》、《行路集》、《碎石集》、《剑桥札记》、《千年之交在天地之极:葛剑雄南极日记》、《走非洲》、《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后传》、《人在时空之间》等。
很纠结是写短评还是写书评,以下内容写短评刚刚好,但是吧,短评不过瘾 在学校图书馆偶然发现的,顺手就借来翻翻看,就像前面一个短评说的就是翻了翻,恩,翻了一晚上,该听的听力还没听,, 这部著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学专著,而是一本历史随笔,对中国古代史的感悟,作者...
评分独特的立意 葛剑雄是研究历史地理的学者,师从谭其骧,在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造诣颇深。针对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疆域的变化,人口的变动,他从历史地理学者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阐释了地理因素在其中发挥...
评分在作者看来,评价历史、判断“统一”还是“分裂”,应该“站在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而不能“囿于封建的、正统的观念”。但是在我看来,作者的这一套标准,恰恰是新时代的“正统观念”,而违背了历史学的基本要求。 这本书基本上可以视为历史教科书的升级版,其行文语气...
评分虽然是以散文的形式写出,但无论从书的结构层次看,还是从作者驾驭史实的能力看,本书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第四章 “天命与人事”中的“民以食为天”和“有民斯有土”两节及第五章全文是分析的最为精彩的部分。 本书的语言平实,不漏感情色彩,第四章“芸芸众生与风...
评分很抱歉以一种消遣的心态去读这本书。本来我读这本书的着眼点在于“启示”。而实际上这本书在梳理中国统一与分裂的历史上或不可谓之无用,但在于启示一环作者明显气势不够。文末的启示虽不算谬论,却也只能说是轻触了历史的浪花,距离对历史的洞察还差很远呢!我一直期待本书在...
总之,无论占有或者治理,一个国家的疆域都不是越大越好。即使不存在自然和人文的障碍,一个国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无限制地扩大领土。一个范围适度的疆域才真正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西汉的“文景之治”出现在武帝大规模开疆拓土之前;唐朝的“天宝盛世”形成于东西两侧疆域收缩以后;明朝宣德年间放弃了对越南的占领,撤退了北方边界,却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阶段;清朝的黄金时代出现在康熙和雍正年代,而当乾隆完成了他的“十全武功”,造就了前无古人的极盛疆域时,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评分有一套很难站得住脚的粗陋的宏观框架,使用了相当绝对的语言来表达主要论点。强调地理因素,认为生产方式对文化起决定性作用。第四章讲以农立国、农牧业关系和人口移动比较清楚有条理,篇幅也明显长很多,主要内容都在这一章,可以展开的东西很多,似乎是他的专业领域。整体上虽然有一些有趣的观察,但全书缺乏支撑的宏观论断太多,且蜻蜓点水,历史观和宗教观的意识形态痕迹明显,读到最后还是比较失望的,若是专注第四章的内容可能会更实一点。
评分统一未必好,分裂未必不好。极权统一还是民主统一实在是个要害问题。
评分八十年代的粗陋,核心观点完全站不住。既然已经意识到了中国是个不断变迁的概念,又怎么能采取一个"有我们的特定含义的中国"来解释整个中国历史的统一与分裂,作者说了半天没说清理由,其实还是对中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理解,并且认为这种理解才符合中国的"本质"。统一与分裂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国概念在同一个概念体系内的,只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结构中得到其清晰的意义,拿清朝时的中国去评价其他历史阶段的中国的统一与分裂只能说不知所云。
评分: K220.7/4784-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