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作者对近代中国自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时期各主要思潮和重要思想人物如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章太炎、鲁迅等的系统论述和细致分析。首篇即从思想角度剖析,太平天国为何“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指出农民革命战争诸多规律性现象、慨乎言之,深意存焉。其后数篇乃对戊戌变法维新思想和人物的详尽分疏,于康有为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策略,评价甚高。此外,对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特殊地位,章太炎的民粹主义的突出思想特征,上世纪初知识者由爱国而革命的心路历程以及梁启超、王国维等人的独特意义,都或详或略予以点明和论述。
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大学时读,或许觉得,好深奥哦!但是,时间总是会有前进,现在看来,此书,可以跳读了,高兴读哪里都可以,略了,也可以.或许是时间自身不断的跳跃吧,会不会,历史有一天,也将在这本书面前展现跳跃的奥意呢?
评分在这本书里,李泽厚重点评价了近代历史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思想家或者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包括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章太炎,孙中山以及梁启超、王国维和鲁迅等。按照李泽厚的看法,近代史以三个运动为主要分界期,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的改良主义运动以及...
评分这是我的睡前读物,每天读几小节。 在此之前没有读过正经的思想史,甚至是史书(- -如果万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算的话) 所以仅是想陆续记录读书时的一些幼稚的想法或思考,或不解。 先放这里,陆续来记。
评分《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李泽厚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并没有太多重要的观点,大概是写作时间太早吧。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鲁迅早期思想。认为以1906年弃医从文为界,分两个阶段。分别受严复和章太炎影响。后者轻物质重精神的思想对鲁迅影响很大。第二部分讨论鲁迅前期思...
没有先生在后记中自谦的枯燥感,但文革后的几篇文章都略有缺憾。
评分虽然因写作时间的缘故,充满了那个时代的语辞,但其思维方法还是频现亮点,得以在集体话语的灾难中依旧保持了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值得一读。
评分...现在读来太温吞啊
评分主要是早期1950年代发表的文章实在不成熟。79年后的文章还是见功力的
评分诶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