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守与反攻

困守与反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林孝庭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7-5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423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台湾
  • 历史
  • 冷战史
  • 林孝庭
  • 国际关系
  • 冷战
  • 中国
  • 冷战国际史
  • 困守与反攻
  • 战争
  • 策略
  • 生存
  • 反抗
  • 人性
  • 抉择
  • 危机
  • 命运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作者过去十年来,从美国、英国与台湾各地的学术与史政档案机构所收集的档案中爬梳而来,包括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务院与历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档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台北“国史馆”、“国防部”史政局等地的大量解密史料,对冷战时期的两岸关系、台美关系与国民党的海外秘密活动,进行有系统的建构、分析与论述。内容包括:冷战边缘─美国与冷战初期的中国边疆、蒋介石与朝鲜战争关系探源、冷战初期蒋介石的“敌后工作”与“第三势力”、台海危机与两岸密使、冷战高峰时期的西藏问题、东南亚冷战场上的蒋介石、冷战与台湾研发核武争议。

作者简介

林孝庭,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部博士,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胡佛档案馆亚洲馆藏部主任。专研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军事、边疆与少数民族问题、中英外交史、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冷战时期美陆台关系等。主要论著有《近代中国的少数民族边疆政治》《西藏与国民党中国的边疆》《宋子文与战时中美外交》《国民党改造委员会在台湾》,发表中、英、日文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书评与译作等九十余篇。

目录信息

第一章冷战边缘:美国与冷战初期的中国边疆
1947年北塔山事件与美国在新疆的秘密活动
冷战初期美国对中国内陆边疆的战略思维
国共内战下的美国援助中国西北方案
美国与马步芳主持下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
西北地区情势逆转与美国未曾被实现的秘密行动
第二章蒋介石与朝鲜战争关系探源
中国援助朝鲜独立运动溯源
对日抗战与蒋介石的朝鲜政策
抗战胜利前后的中朝关系——表象与现实
战后的蒋介石与对韩政策
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与冷战
第三章冷战初期的“第三势力”与台湾的“敌后工作”
台湾的“敌后工作”请缨热潮
毛森与他的“敌后游击”工作
美国与亚洲的“第三势力”
华府地区的“敌后反攻”热潮与美国对台政策
昙花一现的台美“敌后反攻”——李弥与滇缅游击队
第四章第一次台海危机、“白团”与台、美军事关系
“和”与“战”之间的徘徊
“白团”:蒋介石“以日制美”的尝试
“双胞胎”计划
1954年外岛危机与台、美军事同盟关系的建立
谈判过程与缔约意义
第五章蒋介石与1962年台海危机
肯尼迪总统对华政策新思维
台湾岛内与中国大陆的微妙政治发展
“国光计划”与具体决策
政治与外交层面的准备
“国光计划”之推迟与决策转折经过
国民党“挽回颜面”之举
第六章冷战与两岸密使
万隆会议前后中共“和平解放台湾”策略
曹聚仁角色再探究
1958年台海危机与两岸秘密接触
两岸密使与蒋氏父子、陈诚之间权斗
1962年台海危机前后的两岸秘密接触
1963年以后的与两岸秘密接触
第七章冷战与西藏问题
西藏问题的“内政化”与“国际化”
台美双方培植西藏“代理人”与秘密管道之建立
“拉萨暴动”前夕台美之间的西藏议题
“拉萨暴动”与台美之间的政策歧异
西藏议题与台美之间的“冷战外交”
台美同盟关系下的裂缝
第八章冷战与台湾、印度之间的“密使外交”
中印边界战争与印度拉拢台湾
台印间“非正式外交”接触经纬
高调“密使”惹尘埃
台北、香港与新德里:台印“外交”折冲内幕
美国的支持与印度驻港官员的阻挠
台印关系胎死腹中
第九章冷战与台湾在东南亚各国的秘密活动
国共内战与国际冷战的相遇:滇缅游击队
台湾的“国家安全”与“反共”输出
国民党在东南亚的秘密冷战:缅甸与老挝
唇齿相依般的台湾、南越关系
冷战、越战与国共内战
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蒋介石与亚洲冷战
第十章台湾研发核武秘辛
中共发展核武与台、美反应
中共核试爆成功与台北高层的心理折冲
鸭子划水的“核能外交”
70年代“研究用途”的核武计划
台美脆弱关系下的核武研发争议
台美“断交”前夕的“核外交”风暴
余波荡漾
结语
征引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比较49年至76年,毛、蒋二人纷纷离世之二十有七年,中、苏与台、美关系区别,重要一点则在于蒋介石时刻都受华府之牵制,其自主性聊胜于无。而中苏关系中,中共的自主性则要强得多,毋宁说这极大得益于毛本身在中苏领导人中的强势与魄力。比如“国光计划”,似乎应是蒋策划反攻...

评分

比较49年至76年,毛、蒋二人纷纷离世之二十有七年,中、苏与台、美关系区别,重要一点则在于蒋介石时刻都受华府之牵制,其自主性聊胜于无。而中苏关系中,中共的自主性则要强得多,毋宁说这极大得益于毛本身在中苏领导人中的强势与魄力。比如“国光计划”,似乎应是蒋策划反攻...

评分

比较49年至76年,毛、蒋二人纷纷离世之二十有七年,中、苏与台、美关系区别,重要一点则在于蒋介石时刻都受华府之牵制,其自主性聊胜于无。而中苏关系中,中共的自主性则要强得多,毋宁说这极大得益于毛本身在中苏领导人中的强势与魄力。比如“国光计划”,似乎应是蒋策划反攻...

评分

比较49年至76年,毛、蒋二人纷纷离世之二十有七年,中、苏与台、美关系区别,重要一点则在于蒋介石时刻都受华府之牵制,其自主性聊胜于无。而中苏关系中,中共的自主性则要强得多,毋宁说这极大得益于毛本身在中苏领导人中的强势与魄力。比如“国光计划”,似乎应是蒋策划反攻...

评分

比较49年至76年,毛、蒋二人纷纷离世之二十有七年,中、苏与台、美关系区别,重要一点则在于蒋介石时刻都受华府之牵制,其自主性聊胜于无。而中苏关系中,中共的自主性则要强得多,毋宁说这极大得益于毛本身在中苏领导人中的强势与魄力。比如“国光计划”,似乎应是蒋策划反攻...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多内容早已“尽人皆知”,但作者把它们串联起来,更有助于对冷战时期两岸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形成完整认知。蒋氏父子时代的台湾,与大陆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彼此默契,扩展生存空间,拉拢盟友,“反攻大陆”,秘研核武,都是基于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无奈处处被美帝掣肘,连老蒋都在日记中哀叹“附属国都不如”,再看如今的台湾,披“中华民国”的皮,行“台独”的事,跪舔美日却连狗都不如。

评分

叙事流畅,挺不错的,从台湾方面的档案视角重看50到70年代的大事,确可以与党史叙述相互补充。读完的直接感觉是,国民党退台后虽然在涉藏、麦克马洪线等问题上稍有底线,但总得来说从不惮于出卖民族利益,说是“勾结外敌”也不为过。如将这个政权视作民族主义的招魂幡,实在是太搞笑了

评分

冷戰背景下局處海隅一端的蔣台政權的政治、軍事、外交演變詭譎而又複雜,在看似平滑無縫的歷史平台表面下,實存在著無數細微的裂縫,有待檢視、細查、發掘與觀照。(閱讀時間:2018年6月30日;自評:8.0;推薦指數:★★★★)

评分

冷戰背景下局處海隅一端的蔣台政權的政治、軍事、外交演變詭譎而又複雜,在看似平滑無縫的歷史平台表面下,實存在著無數細微的裂縫,有待檢視、細查、發掘與觀照。(閱讀時間:2018年6月30日;自評:8.0;推薦指數:★★★★)

评分

有趣,真真有趣,,,同一本书,有说凯申公卖国,有说凯申公爱国,有点类似最近的国际局势,一个说吃到一半愤然离场,一个说吃到一半被赶出来了;一个说只要击沉一艘航母,美国就药丸,一个说只要一个城市挨了炸弹,天朝就崩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