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是英國人,本名埃裏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於印度,當時,他的父親在當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職,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傢屬於“中産階級的下層,或沒有錢財的中産傢庭”。

1904年,由母親帶他先迴到瞭英國。他自幼天資聰穎,11歲時就在報紙上發錶瞭一篇詩作《醒來吧,英格蘭的小夥子們》。14歲又考入著名的伊頓(Eton)公學,並獲取瞭奬學金。但早在小學時期,他就飽嘗瞭被富傢子弟歧視的苦澀,從他後來的迴顧中可以看齣,憑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靈,這時已經對不平等有瞭初步的體驗。

1921年,布萊爾從伊頓畢業後考取瞭公職,到緬甸當瞭一名帝國警察,在那裏,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無時不在刺激著他的良知。看著他們在飢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掙紮,他深深感到“帝國主義是一種暴虐”。身為一名帝國警察,他為此在良心上備受煎熬,遂於1927年辭瞭職,並在後來寫下瞭《絞刑》(A Hanging,1931年,此為正式齣版年代,下同),《緬甸歲月》(BurmeseDays,1934年)和《獵象記》(Shooting anE lephant,1936年),這些紀實性作品,對帝國主義的罪惡作瞭無情的揭露。

但是,這一段生活經曆仍使布萊爾內疚不已。為瞭用行動來錶示懺悔,也為瞭自我教育,他從1928年1月迴國時起,就深入到社會最底層,四處漂泊流落。盡管他自幼就體弱多病,但在巴黎、倫敦兩地,他當過洗盤子的雜工,住過貧民窟,並常常混跡在流浪漢和乞丐之中。次年,布萊爾寫下瞭關於這段經曆的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andOutinParisand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瞭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苦難。正是在為這部作品署名時,布萊爾用瞭“喬治·奧威爾”這一筆名。某種程度上說,“奧威爾”的齣現,開始瞭布萊爾的新生活。

這時的奧威爾已經把自己深切的情感係於無産階級的命運上,在思想上也開始傾嚮社會主義。他不能容忍勞苦大眾在英國處於一種“被忽視的”地位,他曾這樣深情地寫道:“他們纔是真正的英國人。”趕巧,在1936年,有一位進步齣版商聘請一位屬於“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見證人”的作傢,去北部工業區(蘭開郡,約剋郡)對工人的窮睏狀況作實地調查。被認為是最閤適的人選的奧威爾欣然應聘,曆時數月,通過自己的親眼所見,並參考瞭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碼頭之路》(TheRoadtoWiganPier,1937年)--其中記述瞭大量的事實,深切地反映齣工業區人民生活的悲慘和世道的黑暗。奧威爾不但據此憤怒地譴責資本主義工業化對人性的摧殘,還主張用社會主義來拯治社會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同年年底,奧威爾與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於保衛共和政府的光榮戰鬥。奧威爾在前綫擔任少尉,喉部曾經受過重傷。他為記述西班牙內戰而寫的《嚮卡特洛尼亞緻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書,後來成為關於這場內戰的一個權威性文獻。

但是,這場正義的戰爭,由於左翼共和政府內部分裂,最後竟失敗瞭。沒有死於法西斯槍彈下的奧威爾,竟差一點喪身在共和政府內部黨派之爭的傾軋中。這個慘痛的經驗對奧威爾影響巨大。他曾說自己“從1930年起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瞭”,而這時候,他又開始考慮“捍衛民主社會主義”的問題瞭。這個思想齣發點,一直影響到他後期的兩部名作《動物莊園》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創作。

他為後人留下瞭大量的作品,僅以《動物莊園》和《1984》而言,他的影響已經不可估量。以至於為瞭指代某些奧威爾所描述過的社會現象,現代英語中還專門有一個詞叫“奧威爾現象(Orwellian)”。如果說,貫穿奧威爾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貧睏”和“政治”這兩個主題,那麼激發他這樣寫作的主要動力就是良知和真誠。1950年1月,奧威爾病逝,享年46歲。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英] 喬治·奧威爾
出品人:
頁數:321
译者:董樂山
出版時間:2008
價格:2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45401
叢書系列:譯文經典(平裝本)
圖書標籤:
  • 喬治·奧威爾 
  • 小說 
  • 反烏托邦 
  • 英國 
  • 極權社會 
  • 政治 
  • 外國文學 
  • 政治哲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一九八四》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 新話”等詞匯都已收人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齣“奧威爾式” (Orwellian)、“奧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詞匯,不斷齣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傢影響之深遠。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帕斯卡尔 1984是不凡的一年。它是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力作《1984》里,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同在这一年,堪称20世纪末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福柯死于艾滋病。在同一段时间读了两人的书,又偶然...  

評分

自从一九九零年夏天来美,身不由己一直有国难归。去年十月,有友人约我从华盛顿回北京去讲学,我一口就答应了。 八年中,多少至亲好友一个接一个谢世了。远一些的不说,前年六月,董乐山从北京寄来《汪曾祺悄然归去》的剪报。曾祺和我相知六十多年,九零年夏我离京前曾到他家...  

評分

《一九八四》的伟大是不用任何废话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甚至有人称这本书为“社会政治幻想小说”。 和我对《动物庄园》的评价一样,中国人喜欢《一九八四》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以至于我总是怀疑,《一九八四》能够在中国出版,都是一件令...  

評分

奥威尔在书中得出了一个必将到来的悲观结论,我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多数人总是对此视而不见。 我对于1984的看法是:这是一部极为悲观的作品,那种绝望的悲观如同饥饿,寒冷或者肉体的痛楚,你以为用冷漠可以咬牙坚持过去,但结果只是一再证明自己的软弱无力。 造就那种悲观...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是在去鳳凰的汽車上讀完的,當然讀的是電子版,所以也不知道是誰翻譯的版本。每個時期的人讀會有不同的理解,極權、私權,一切都應該在平衡中。今天突然想起來,標注下已讀= =

评分

這本書當然已經潛移默化,多多少少改變瞭我看待世界的思路。

评分

驚人的寓言,無法控製自己不要聯想。 我們離極權社會主義有多遠?離民主社會主義有多近?

评分

比起書中,現實好多瞭。但是,真理部、友愛部、和平部、富裕部在中國依舊存在。我能做的是什麼?堅持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價值、自己的理想。民主、自由、幸福,這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理想。——戰爭即和平,無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誰控製過去就控製未來,誰控製現在就控製過去。——

评分

看似荒誕的觸目驚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