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汉芙 日记 日记书信 随笔 美国 外国文学 爱书人圣经2
发表于2025-04-11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查令十字街84号》续集,中文版首度面世!
★世界爱书人必读珍藏。廿年缘悭一面。
★那时候,写信和读书,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查令十字街84号》没有使我富有,它只是让我收到数以百计的来信和电话,使我受到好评,恢复我一路走来丢失已久的自信和自尊。
我一生都在期盼 来伦敦看看,我在查令十字街84号下车,来到昔日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
我心中想着一个人,我和他通了这么多年的信,如今,我来到了这里,他却已不在……
=======
《查令十字街84号》1970年的出版令海莲·汉芙备受瞩目。 1971年,海莲终于得以踏上她魂牵梦绕的伦敦,《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就是这次旅行中的日记。日记中,她对逝去知音的追念、对英国古典文学与历史的热爱、旖旎的英国风物,都历历在目。 海莲返回美国后,将日记与前篇一并出版,受到无数爱书人的追捧,“查令十字街84号”自此成为书痴圣地,成为爱书人之间心领神会的暗号。
=======
★这是一本迷人的小书。值得你花一小时的时间去阅读,以接触到人性。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一座独特的、令人捧腹大笑的宝藏。 ——《旧金山观察家报》(San Francisco Examiner)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不仅是两个不同世界碰撞的诙谐叙述,更是一封写给英国及其文学遗产的情书。——Amazon
★无论是平淡生活中关于书籍的讨论,还是书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 ——《环球时报》(The Global Times)
海莲·汉芙,1916年生于美国费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作为一名剧作家在纽约度过的。然而,她在1970年出版的书信集回忆录《查令十字街84号》令她名声大振,并使她得以访问伦敦,并撰写本书。她终身未婚,1997年在纽约逝世。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老派的幽默。
评分先读的这一本。不料一口气读完以后回头才看了原书。同样是日记,比起前两天看的储安平欧行杂记的絮絮叨叨得更加生动可爱了。但可以发现他和她都多多少少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体系中,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英国,当下的英国。虽然这不算缺点。
评分她终于去了伦敦,还是那个可爱的她
评分海莲汉芙终于来到了伦敦,从远距离的遥想,到近距微观印证自己的想象。她来见她的老友们,文学里邂逅的旧友,去参见坟墓或老宅宫殿美术馆。引领她的是活着并继续有趣的伦敦人。海莲汉芙仍旧率真讨喜,但对查令十字街84号着墨更少更为含蓄,但在约翰邓恩的大教堂那天,她终于写道自己迟来了十五年,“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约翰邓恩”。尽在不言~
评分“在漫长的七百年中,他们从没漏过一个夜晚。”
与《查令十字街84号》有关的书,另外还有两本:海莲·汉芙1971年初访英伦时每一天都记有日记,出版成《布鲁姆斯伯里的女公爵》(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1985年又出版自传《Q的遗产》(Q’s Legacy),介绍她爱书的起始,与德尔·弗兰克的通信以及书、电视剧、舞...
评分1945年10月1日,住纽约第二大街的一位女士,正在为寻不到一本好书而苦恼。 那天早上,她从经常看的《星期六文学评论》广告区,看到了一家英国旧书店打的广告,就按着报纸上的地址写了一封购书信。 “诸位先生, 上头说你们“专营绝版书”。“古董书店”这字眼让我有些害怕,因...
评分1945年10月1日,住纽约第二大街的一位女士,正在为寻不到一本好书而苦恼。 那天早上,她从经常看的《星期六文学评论》广告区,看到了一家英国旧书店打的广告,就按着报纸上的地址写了一封购书信。 “诸位先生, 上头说你们“专营绝版书”。“古董书店”这字眼让我有些害怕,因...
评分总体上还是比较喜欢文字中透露出来的海莲的个性,还有她在伦敦收获的友情也让人感动,这也加深了离别时的悲情色彩。 不过,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叫《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直译过来应该是“布鲁姆斯伯里街上的女公爵”,这应该是来自六月二十二日一篇最后海莲对自己的...
评分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