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爾(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英籍印度裔作傢。1932年8月17日齣生於中美洲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8歲赴牛津大學求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定居英國。曾任BBC“加勒比之聲”欄目主持人3年。遊走世界各地寫作多年,批判發展中社會的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匱乏,語多辛辣詼諧。主要作包括《靈異推拿師》(約翰·盧埃林·裏斯紀念奬),《米格爾大街》(薩莫塞特·毛姆奬),《黑暗之地》,《印度:一個傷痕纍纍的文明》,《自由國度》(1971年布剋奬),《河灣》,《半生》,《魔種》等。1990年獲英國皇室封爵;1993年,成為英國大衛·柯恩文學奬首位獲奬者,該奬旨在錶彰“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傢一生的成就”。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敘述與正直的洞察,迫使我們正視那些被壓抑的曆史的存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
本小說是現當代英國著名作傢奈保爾於1971年創作的一個中短小說集。與集子同名的中篇小說描寫兩個英國白人來到非洲一個新獨立的國傢,他們目睹黑人部落在相互屠殺,而一些白人卻在一旁熟視無睹。小說毫不留情地揭露非洲國傢的落後愚昧,以及舊殖民統治遺留下來的惡果。
本書是奈保爾獲得1971年布剋奬的作品,布氏跨文化經驗的絕妙呈現。
先看的《大河湾》,这是我读的奈保尔的第二本书,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自由国度》是获奖作品,所以理所当然有期待,所以希望落空时很失落就是了。 我比较喜欢第一个篇《合众为一》,将一个印度仆人死缠烂打主人之后跟着去了美国,在哪里开始觉醒,逃离主人开始人生,最后妥协...
評分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很多人的列的出单里,都会包含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凡是看过的人,几乎没有不留下美好印象的。就连我这个整天嚷嚷喜欢奈保尔的人,其实说到喜欢也就是指的《米格尔大街》这部短篇小说集。后来他一再出版的小说、游记,没再让人提起兴致,这当然跟奈保...
評分【读品】罗豫/文 为检验文学出版业编辑的水平,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某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部重要作品(曾获布克奖)第一章换用假名,寄给了20家英国出版社,结果所有出版社审稿编辑都发出了退稿信。这一实验,简直成为文学领域一个小小的“索卡尔...
評分for 上海壹周 一个印度厨师跟随他的主人去了美国华盛顿;一个西印度青年远赴伦敦挣钱照顾弟弟;一对英国殖民者在新近独立的非洲国家旅行,目睹了部族残杀和社会动荡……在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虚构世界里,每个人都远离故土。这本获得1971年布克奖的《自由国度》...
評分原來寂寞的人都會齣軌
评分退步瞭
评分原來寂寞的人都會齣軌
评分比較喜歡《孤獨的人》那個故事。
评分不錯的一本書,雖然和期望值有差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