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是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苏格兰法夫郡卡柯尔迪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17岁时,斯密骑马来到牛津,在牛津大学的巴利奥尔学院读书,在那里靠奖学金呆了六年。曾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64年辞职,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在陪同公爵到欧洲大陆旅行的过程中,认识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名流。斯密生前发表了两部代表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斯密最具特色的个性是他的心不在焉,舞会上认不出自己的舞伴;早晨起床,在花园散步,由于沉思默想,发现自己时已经离家15英里,而且身穿睡袍。正是这种心不在焉支持着他进行持久的智力上的追求。
2005年3月,温总理曾荐书企业家,他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
P44第二段第二句 译文: 虽然过分的悲伤,会使我们对它产生某些同感。 原文:Though sorrow is excessive, we may still have some fellow-feeling with it. 评:译文深得google翻译的精髓。 第二段倒数第二句 译文:可是,如果我对...
评分想在图书馆史哲借阅区里找到一本入门级的哲学书。这本《道德情操论》从书名上貌似浅显些,于是信手取下、翻开。这时才发觉这是总理推荐的书。 用了十天。除了一天做大作业以外,几乎每天都会在图书馆里捧着它艰辛地读几个小时。可叹斯密先生倾几十年心血完成的巨著,我...
评分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情感或心里的感受,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品评整个行为善恶最终必须依赖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待感情,或者说,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关系中考量感情:第一是从引起它的原因,或者说,从引起它的动机来考量它;第二则是从它所...
评分一、缘起 严子几道曾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天演论》译例言) 时下境况即是如此...
评分自从前总理推荐了本书之后,这书已经铺天盖地冒出了至少七八个版本了。商务的这个版本可能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找到的版本。我在其他好几个地方看到有人问这个版本的翻译好坏问题。遗憾地说,这个翻译对理解这本书有根本性的偏差,在序言中即可看出,译者们自己就对这本书理解错...
读得还是挺累的
评分很理论,艰难地看完了,还需消化
评分因温总理的一句话 买的这本 但后来和小蓓姐姐换书看 换着换着她的小团圆留在我这儿 我的这本就在了她那儿(*^__^*)
评分一个影帝的自我修养
评分通俗易懂,耐得下心看,一本很适合阅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