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学研究》明确地讨论了伦理学的主要问题,以清晰、严谨的形式进行了道德分析。休谟认为,道德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道德赞美和道德遣责赖以存在的一般原则;善或恶之所以得到赞许或遣责,部分是由于人的同情,部分是由于其社会效用;效用说明了仁爱、正直、友谊、诚实之类美德的价值。作者主张一切人类行为源于自私的理论是错误的;凡有价值的东西,或是由于有效用,或是因为它适意。
1. 休谟,公元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 2. (论道德)的一般原则,而非论(道德的一般原则)。 3. 趋利避害。 4. 道德伴随着情感,道德界线的迁移也伴随着情感的迁移。 5. 重复别人的表达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在这些表达的基础上再走一步。 6. 读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的...
评分一直以来,每每提及休谟我们所强调的总是他的“道德情感学派”的立场,但是这一标签式的印象在反复的映现下总会产生偏颇的认识,如果稍微将其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比照,或许能起到纠偏的作用。 明显的是,正如休谟承认“理性和情感在几乎所有道德规定和道德推论...
评分Hume’s concept of justice: anti-cosmopolitanism (Enquiry, p.22): When universal benevolence (“imprudent fanatics”) prevails, justice is of no USE. Justice: cautious, jealous, artificial virtue. Of use. Perfect humanity and moderation means justice would ...
评分休谟在本书中的理论完全建立在经验主义上。他并非通过抽象的推理先得出结论,而是从生活中的大量经验归纳出某种原理。以论题来看,这种论证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脱离了现实的道德理论考证,显然是空中楼阁。但经验论往往会使推理停留在某一步,而不能再往前推进,因为...
评分道德原理研究 大卫•休谟 因此,使这种论敌(没有诚意的争论者)转变的唯一办法是任其自行其事。 每个人内心感到的东西是情感的标准。 一切道德思辨的目的都是教诲我们应尽的责任,并通过恰当地描述罪恶的丑陋和道德的美好,使我们形成相应的习惯,使我们避开前者,接受...
#论文#实际上在附录里,休谟才比较详细地谈起了道德的情感起源。整个书立论有两个坐标:道德的有用性和令人愉悦感(cheerfulnees),很显然地与边沁的功利主义相关。对经验的奉守能够矫正日常生活的偏离——休谟还是启蒙的遗腹子啊,仍然对人有信心。
评分休谟把一本书拆成两本来出版,这本比《人性论》里论道德的部分好读,运用大量历史案例,反对当时及再之前所认为的道德源于理性,是符合理性的美好行为,主张道德源于情感,同时论及自利、利他、正义等~~走的路线依然是分析的一脉,像拿着解剖刀细细地切割,放到显微镜下来观察~~但是,真正在考虑此类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对这条路线存疑,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否适合这样细密的分析?最后附录中的《一篇对话》探讨古今,甚至可以作为小说素材!好了,到此结束休谟,终于准备再次走到康德面前了~~~
评分今天下午才摸完,我有罪,俺忏悔。
评分翻译减一星啊有木有
评分: B82/2237-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