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邓晓芒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08-3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444466
丛书系列:万卷方法
图书标签:
  • 哲学
  • 邓晓芒
  • 方法论
  • 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思想史
  • 哲学入门
  • 哲学与哲学家
  • 哲学史
  • 方法论
  • 哲学
  • 思想史
  • 学术
  • 历史
  • 分析
  • 批判
  • 认知
  •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我在2006年春季学期给研究生开设的“哲学史方法论”课的讲课录音。这门课每周一次,每次三个小时,常常拖堂到近四小时,一共讲了16次。在收入本书时,有两次没有收入进来,一次是关于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由于当时录音未能录上,没有留下资料;另一次是谈中西怀疑论的比较的,由于考虑到不想使本书篇幅太大,而且该讲演在别的地方作过多次并已收入到了其他文集,为避免重复,删掉了。于是还有十四讲,都是根据我已往发表的有关方法论的文章而作的讲演。本次哲学史方法论课,由于是最近的一次,所以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多年来思考的积累使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巴不得一口气把所想到的都倾倒出来,总觉得时间不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如果把所讲的不加删节全部收进来的话,估计全书要超过50万字。但是奇怪的是,这门课不但没有人感到厌烦,没有人打瞌睡,而且由于课堂开放,什么人都可以进来,找个位置坐下来听,所以听众有越来越多之势,甚至有一种热烈的气氛,高峰时达到一、两百人。其中有外系的,也有外校的,不但有研究生、教师,还有个体户、小商人、职员。有从西安专程赶来的书商,也有每个星期六坐火车来武汉,听完课又赶回长沙的湖南师大的研究生。每次课后,学生们都有一大群跟着我边走边谈,问问题,一直送到家门口,时常还在我家门口展开一场临时的讨论会,形成武汉大学校园中的“一景”。我知道这门课的缺陷就是没有更加深入的课堂讨论,本应该留出时间来让大家发表意见、互相切磋。但如果这样干,恐怕就不能讲这么多新内容了,所以我宁可把讨论放到课后回家的路上进行(大约有20分钟),学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

作者简介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后即下放农村插队,1974年返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任讲师,1988年任副教授,1989年任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武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代表性成果有专著9部:《思辨的张力》(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二等奖)、《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合著,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二等奖)、《黄与蓝的交响》(合著,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三等奖)、《冥河的摆渡者》、《灵之舞》、《人之境》、《灵魂之旅》、《新批判主义》、《康德哲学诸问题》;译著7部:康德三大批判新译(《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杨祖陶校,全套书获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奖一等奖),康德《实用人类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康德三大批判精释》(合译),胡塞尔《经验与判断》(合译);发表论文(含译文)200余篇。主持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一项。

目录信息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哲学史方法论新探
第三讲
论历史感——现代解释学的启示
第四讲
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
第五讲
中西辩证法的生存论差异
第六讲
辩证逻辑的本质
第七讲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文和非实体主文
第九讲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
第十讲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第十一讲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吉说方式比较
第十二讲
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第十三讲
对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实用主文偏向的检讨
第十四讲
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的十大文化错位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该书作者精通7中西哲学,不乏真知灼见,很有洞察力,给我们看中西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中国的哲学文化是积累的文化,是成熟的文化,西方的哲学是不断开拓的,是创新的。 中国人因尊崇圣人,听从圣人话语,故固步自封,西方人怀疑一切,尊重导师,更尊重真理,故不断...  

评分

该书作者精通7中西哲学,不乏真知灼见,很有洞察力,给我们看中西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中国的哲学文化是积累的文化,是成熟的文化,西方的哲学是不断开拓的,是创新的。 中国人因尊崇圣人,听从圣人话语,故固步自封,西方人怀疑一切,尊重导师,更尊重真理,故不断...  

评分

是讲课录音,所以是以一种口语的方式在讲解哲学上的东西。虽然还是有很多术语看不懂,但还是可以看个大概。实在不行就跳过,^_^

评分

该书作者精通7中西哲学,不乏真知灼见,很有洞察力,给我们看中西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中国的哲学文化是积累的文化,是成熟的文化,西方的哲学是不断开拓的,是创新的。 中国人因尊崇圣人,听从圣人话语,故固步自封,西方人怀疑一切,尊重导师,更尊重真理,故不断...  

评分

芝诺悖论以前我们学过,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叫“飞矢不动”悖论: “一支飞行的箭是静止的。由于每一时刻这支箭都有其确定的位置因而是静止的,因此箭就不能处于运动状态。” 这貌似是一个物理学问题。芝诺是一个哲学家,在他的年代,哲学就包含了物理学。这个问...  

用户评价

评分

自己第一本真正哲学读物

评分

我又想转学了

评分

明白了很多以前困惑的问题,更是了解了很多更有意思的问题

评分

该书可以避免走马观花的读诸如《苏菲的世界》这样的入门书的哲学家罗列,真正将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同西方哲学对比,深度挖掘同中之异,异中之同,让理解哲学更加深入。深度阅读。

评分

写得很好。关于马克思的思想有很多有意思的解读和解毒。看来邓晓芒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清除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中西的哲学本质的比较也有意思的论述。因为是课堂实录,难免有点简化,逻辑也简陋。就是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