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

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 费弗尔
出品人:
页数:663
译者:阎素伟
出版时间:2012-6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90254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图书标签:
  • 历史
  • 吕西安·费弗尔
  • 心态史学
  • 思想史
  • 年鉴学派
  • 法国史
  • 法国
  • 信仰
  • 十六世纪
  • 无信仰
  • 宗教改革
  • 欧洲历史
  • 思想史
  • 信仰问题
  • 人文主义
  • 历史研究
  • 社会变迁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费弗尔的代表作,也是心态史学的经典之作,分析了拉伯雷时代的群体心理的历史。费弗尔的名著《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致力于历史学与集体心理学之间关系的探索。在《16世纪的无信仰问题》中,费弗尔力图表明在拉伯雷所处的时代,看起来好像与现代人极为接近,但其实却是相当遥远的,而这是由于心态器具上的极大差异所造成的。由此观之,费弗尔的心态史研究乃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并以长时段的历史时间作为其历史观察的主体架构,强调心态本身的不易变动性。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序言 集体心理及个人理性
引言
第一部分 拉伯雷是不是无神论者?
卷首语问题及方法
第一卷 同时代人的见证
第一章 好伙伴
1 同学
2 图阿斯奈的见证:让·维萨吉耶
3 维萨吉耶,波旁,多莱
4 吕西安的追随者艾田·多莱
5 拉伯雷,拉伯拉和谢斯诺
6 从拉贝鲁斯到夏里德姆斯
7 朱尔-恺撒·斯卡利吉和拉伯雷
8 结论:关于拉伯雷的传说
第二章 神学家和宗教问题辩论家
1 加尔文的一封信
2 吉约姆·波斯戴尔的想象
3 索邦神学院的判决(1543年)
4 拉伯雷是尼哥底母的仿效者?
5 疯子普代伯和《丑闻》(1549年)
6 16世纪指责某人不信宗教意味着什么?
结论 见证与思想方式
第二卷 愤慨与怨恨
第一章 拉伯雷的恶作剧
1 教士们的玩笑
2 德廉美修道院没有教堂?
3 卡冈都亚的出生
4 “爱是凡事相信”
5 奥利金的胆量
6 拉伯雷与布道者
第二章 卡冈都亚的信以及灵魂的永生不死
1 一篇著名文章的意义
2 否认永恒的生命
3 16世纪的心理:灵魂
4 “完全死灭”
5 拉伯雷的过错
6 一人与众人
第三章 哀庇斯特蒙的复活和奇迹
1 故事来自《福音书》还是《阿孟四子》?
2 16世纪与奇迹
3 在“庞大固埃”之前提出的问题
4 拉伯雷的地狱
第二部分 信或者不信
第一卷 拉伯雷的基督教
第一章 巨人的信经
1 巨人的上帝:创世者与天命
2 上帝的无限威力与星相学家的决定论
3 话语和精神的宗教
4 宗教崇拜和祭司
5 真诚的反驳
6 拉伯雷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基督徒的品质?
7 巨人讲话时都引经据典,为什么?
第二章 拉伯雷,宗教改革和路德
1 1532年到1535年之间:什么是采教改革派?
2 信经与标准:文字
3 用信仰释罪
4 由爱德形成的信仰
5 善行的问题
6 释罪,一个微妙的标准
7 拉伯雷与德国的那些事
8 拉伯雷作品中的路德之风
9 拉伯雷感受到了福音书,是通过谁感受的呢?
第三章 拉伯雷,伊拉斯谟和基督的哲学
1 今天的伊拉斯谟
2 伊拉斯谟和拉伯雷
3 几处仿效的文字
4 伊拉斯谟的大胆,拉伯雷的大胆
5 谁是最大胆的?
6 拉伯雷从何种程度上追随伊拉斯谟
7 巨人的宗教,伊拉斯谟的宗教
8 拉伯雷是彻头彻尾的伊拉斯谟信徒吗?
第二卷16世纪无宗教信仰的极限
第一章 宗教对生活的影响
1 私生活
2 职业生活
3 公众生活
4 先驱者的问题
第二章 不信教的基础是不是哲学?
1 思想工具
2 两种思想
第三章 不信教的基础是科学?
1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老神话
2 印刷术及其效果:道听途说
3 工具和科学语言的缺乏
4 漂浮的时间,休眠的时间
5 假设与现实:世界的体系
6 哥白尼的观点
7 世界的体系,是确信还是恐惧?
8 16世纪的怀疑
9 16世纪的真实
10 手工业的思想
第四章 不信教的基础是神秘学?
1 先驱者的世纪
2 气味、滋味和声音
3 音乐
4 视觉的落后
5 对不可能的事物的意识
6 自然和超自然
7 到处是恶魔的宇宙
8 神秘主义和宗教
结论 一个愿意相信的世纪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文(未校对)系转载,原文见陈启能《西方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吕西安•费弗尔(Lucian Febvre,1878—1956年)是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一 ...

评分

本文(未校对)系转载,原文见陈启能《西方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吕西安•费弗尔(Lucian Febvre,1878—1956年)是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一 ...

评分

没有和原书比对,也没有读过三联的译本,但感觉这本书译笔虽十分流畅,人名和细节翻译却有很多不知所云的错误。阿维森纳译为“阿维塞纳”,司各脱译为“司科特”(141-142页),这都还好理解。但是,维萨留斯为什么译成“维萨尔”(169页)?如果这能接受,那么托马斯·...  

评分

没有和原书比对,也没有读过三联的译本,但感觉这本书译笔虽十分流畅,人名和细节翻译却有很多不知所云的错误。阿维森纳译为“阿维塞纳”,司各脱译为“司科特”(141-142页),这都还好理解。但是,维萨留斯为什么译成“维萨尔”(169页)?如果这能接受,那么托马斯·...  

评分

没有和原书比对,也没有读过三联的译本,但感觉这本书译笔虽十分流畅,人名和细节翻译却有很多不知所云的错误。阿维森纳译为“阿维塞纳”,司各脱译为“司科特”(141-142页),这都还好理解。但是,维萨留斯为什么译成“维萨尔”(169页)?如果这能接受,那么托马斯·...  

用户评价

评分

冰心对铁凝说,“你不要找,你要等。”优秀的译著,同样可遇不可求。于是我就继续独自等待!

评分

相当难读,尤其是前半部分。费弗尔的论证相当具有条理,先从时人对拉伯雷的评价出发,否认拉伯雷之“不信教”是今人所理解的含义,拉伯雷的所作所为和得到的评价都在当时社会的容纳范围内;继而分析拉伯雷的作品,反映拉伯雷对基督教的虔诚;最后回到社会整体,说明宗教对于16世纪社会生活渗透之深,使之无法产生今日所谓的不信教倾向。费弗尔的工作将个案的讨论返回到历史场景中,解决不同时代精神文明工具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倒置问题,不能以今日之科学文明观去观察当日之基督教世界。第二卷通过考察文本史料之外的更多内容,勾勒出16世纪社会生活的整体面貌,无论是以听觉为主的感知还是缺乏逻辑工具的认知,都表现出时代的差异,充分体现了费弗尔的总体史思想。书中随处可见的“抠字眼”做法,是对史料的更精细化处理,对研究古代史有相当启发。

评分

按需。

评分

冰心对铁凝说,“你不要找,你要等。”优秀的译著,同样可遇不可求。于是我就继续独自等待!

评分

非常难读,需要收集大量资料才能读懂。事先已读过上海三联版,感觉商务版更为流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