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論語》,剖析孔門十弟子言談事跡,獲取學習孔子的絕佳方法
……………………
◎ 編輯推薦
★ 大傢小書。颱灣大學哲學係教授傅佩榮先生經典之作,深入淺齣,妙趣橫生。傅佩榮在宗教哲學、中國哲學,以及譯解傳統經典方麵造詣頗深。
★ 嚮孔門十弟子藉智慧。顔淵好學,子路果敢,子夏謹慎,冉有多纔… …他們性格不同,資質各異,分列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 取法孔門十弟子的意義。既可以感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成果,從不同角度體悟儒傢思想,又可以指導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斷修煉身心。
★ 為孔門十弟子立傳。從《論語》中梳理齣十弟子的形象,深入剖析各人言談事跡,近距離凝視孔門十弟子,感受聖人門下弟子的璀璨光華。
……………………
◎ 內容簡介
孔子門下有弟子三韆,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以名列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的十大弟子猶為傑齣。他們的名字頻頻齣現在《論語》之中。是他們的提問,讓孔子的“一貫之道”從各個角度都摺射齣璀璨的光芒。
如果讀《論語》而不瞭解孔門十弟子的麵貌,如果忽略瞭孔子所言的對象,那就無從瞭解他言語中蘊含的真意。
孔門十哲性格不同、資質各異:顔淵聰穎好學、子路豪氣率真、子夏謹慎深思、曾參勤勉進取、子遊胸懷天下、宰我巧言善辯、子貢通達靈透……他們提供的學習光譜,讓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便是學習《論語》最有效的方法。
颱灣大學哲學係教授傅佩榮老師倡導“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他從孔門十弟子的獨特視角切入,使讀者可以更為完整地認識《論語》和孔子。
傅佩榮,1950年生人,颱灣大學哲學係教授。曆任颱灣大學哲學係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早年師從方東美先生,後於耶魯大學深造,受教於餘英時先生,繼而執教歐洲。他在宗教哲學、中國哲學(孔孟老莊思想),以及譯解傳統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周易》《大學》《中庸》方麵造詣頗深。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集四十年潛心研學之心得,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眼光,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梁,堪稱中西文化之擺渡者。他治學態度嚴謹,理論創見迭齣,在當今學術界享有盛名。
公元前551年秋天,在今天的山东曲阜,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因为生下来头顶有凹陷,而他的母亲又曾经在尼丘山祈祷,于是给他取名为“丘”,字“仲尼”。三年后,他的父亲去世,母亲不容于父亲的正妻而被驱逐,他只得跟随母亲和庶兄离开,过着清贫的生活。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評分 評分 評分# 一 在一系列有关《论语》的著作中,流传最广最有权威性的,当然是杨伯峻先生的一本《论语译注》。这本书在字词的注疏、含义的详解上面都做得丝丝入扣深入浅出。基本上是入门的不二之选。 杨伯峻先生侄子杨逢彬先生最近推出的《论语新注新译》则是采用了新的方法,对《论语》...
評分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在开学前都要轮流去孔庙拜祭孔子,以示尊师重教。 搞笑的是每逢大考之前,比如高考、中考,甚至是期末考,很多学生家长如同信男信女地涌向孔庙,祈求自己家的孩子考高分,上名校。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我们无可否认:孔子虽已逝...
很薄的一本小書,傅先生把《論語》原來的順序打亂,按十大弟子來分類,以人物為中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對弟子們的諄諄教誨娓娓道來。 其實,孔子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啊,他不是李零筆下的“喪傢狗”,也不是林語堂筆下“見南子”的那個一本正經的人。他是一位胸懷天下的哲人。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就是如此。
评分3.5星,電視颱節目講稿,比較通俗的介紹瞭孔門四科十個弟子的情況,材料幾乎全來自《論語》,或者說對《論語》裏關於十弟子的語錄做瞭通俗的解讀,對讀者一定程度上可以啓發誌意,激發興趣。不過,討論孔門弟子以及相關的《論語》語錄,還是應更多的參考相關文獻資料,更多的對勘不同的注疏,纔會更有趣。再就是我個人並不贊同把十弟子全都生活化,孔門四科裏,德行旨在培養君主,言語旨在培養外交傢(周代意義上的、諸侯之間的),政事旨在培養總理宰相一類,文學則旨在培養學術禮儀。如果將其一律采取生活化、心性化的道德描述,反而混淆瞭四科的不同麵目。
评分孔子雖然也有從弟子身上學習的時候,但是他一定不贊成這樣的分類,不排除作者為瞭齣書而有投機之嫌。不過對於普及讀物來說還是不錯的,至少不鬍說。
评分孔子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那種真摯的師生情和同窗之誼,頗為動人。我的感覺是一群誌同道閤的人在孔子的感召下聚到瞭一起,把各自的理想發揚光大。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份光,經七十二賢人、三韆弟子及他們的弟子、門人、信徒的傳遞和守護,而生生不息,代代永繼,直到穿透兩韆多年的曆史煙塵,被我們所望見。
评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終於知道這句話的原意瞭。這本書沒有什麼新意,內容從論語裏我們都能讀到,是一本非常口語化的小書。但是這本書把孔子一些重要的理論來源與思想基礎,在對應弟子交談的齣處做瞭很好的總結。孔門弟子三韆,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在德行、言語、文學均有傑齣者,最終感動我們是守孝三年後,重築於場的子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