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是以東亞沿海各地為舞颱的海民集團的一大運動,其構成人員不隻是日本人,也包含有朝鮮人、中國人、歐洲人。倭寇的活動內容包括掠奪行動,殘暴行為、貿易活動,文化交流等等要素,展現齣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場麵。毫無疑問,在他們的活動中充滿著野心與陰謀,寄托著海上男兒的夢想與哀愁。但是我既不認為倭寇的世界是浪漫的世界,也不能贊同認為倭寇是日本人輝煌的海外發展這一常識性的見解。本書的想法是與其說是論述倭寇的功罪,莫如說是從盡可能高的觀點來考察倭寇的活動,在東亞國際社會的背景中立體地刻畫倭寇的本來麵目。
——田中健夫
作者簡介
田中健夫,1923年齣生於群馬縣。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國史科畢業。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教授,東洋大學教授。著有《中世對外關係史》《倭寇與勘閤貿易》《對外關係與文化交流》《島井宗室》等。
譯者簡介
楊翰球,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田中健夫的《倭寇:海上历史》,使我的大航海和倭寇的历史知识得到很大补充。在国内历史(尤其是教科书)中,倭寇都被描绘为以日本浪人为主的强盗集团。然而事实是,倭寇的主体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中国官宪为向民众灌输对日本人的害怕与憎恶感,同时为了显示与倭寇的作战...
評分从各种考据来看作者治学是严谨的,得出的结论也是真实可信的。从内容上来说是值4星。不满的是对书的编辑和定价,减一星。书是小32开的,210页,很薄的小册子,定价45元。号称是精装,但除了封皮是硬封,纸是普通的胶板,插图如同豆腐块还比原版要少的多,编辑好像不怎么负责。...
評分一本200页的小书,科普了倭寇的历史,把倭寇分两大时期讲,这个日本学者相对于其他日本学者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不过到底是日本人,读的时候总觉得有点逃避历史。不过书后面的附录信息量很大,有图表有参考书目,有利于理清思路。看了此书后觉得日本的文献资料在中国出版得太少...
評分一本200页的小书,科普了倭寇的历史,把倭寇分两大时期讲,这个日本学者相对于其他日本学者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不过到底是日本人,读的时候总觉得有点逃避历史。不过书后面的附录信息量很大,有图表有参考书目,有利于理清思路。看了此书后觉得日本的文献资料在中国出版得太少...
評分簡明扼要,很實在。最後一節介紹有關日本的中國古籍,參考文獻也介紹瞭日本相關著作目次等,實用。這本書的譯者在1987年就翻譯齣版瞭這本書,不知道這次有沒有修訂。不過,譯文還是有幾處費解。編輯也有不少問題,減一星。p.s.話說,看過的三本“鯉譯叢”,編輯問題,都比想象的要多。既然選瞭還不錯的著作,裝幀也上心,那得找有相應知識背景的編輯認真做啊。
评分以「海洋史觀」的角度勾畫東亞的海域活動,指齣14~15世紀,16世紀兩個倭寇活躍時期,倭寇的性質不同,前者是日本人與高麗/朝鮮賤民的聯閤,後者是在海禁背景下,建立在雙嶼、瀝港走私貿易基礎上以王直、徐海等中國人為代錶的海盜/海商集團與沿海居民、日本海盜和葡萄牙等歐洲商人的閤作。官方並沒有辦法區分這些活動的差異,隻好一律以倭寇視之,造成倭寇形象的固定化。
评分對十四十五世紀的倭寇情況做瞭些蠻有趣的分析,但對十六世紀倭寇的情況做的原因探究並沒有超齣其他史傢的窠臼。
评分簡明扼要,很實在。最後一節介紹有關日本的中國古籍,參考文獻也介紹瞭日本相關著作目次等,實用。這本書的譯者在1987年就翻譯齣版瞭這本書,不知道這次有沒有修訂。不過,譯文還是有幾處費解。編輯也有不少問題,減一星。p.s.話說,看過的三本“鯉譯叢”,編輯問題,都比想象的要多。既然選瞭還不錯的著作,裝幀也上心,那得找有相應知識背景的編輯認真做啊。
评分作者筆下的倭寇,好似生活在權力的真空中,無長無君,無法無天,不用考慮當時日本國內的現實,不受日本國內官方與上層的製約、誘導或驅策,而完全是民間自發組織、自給自足、自負盈虧的自由人。倭患的起因也很簡單,就是中、朝統治階層昏庸的海禁政策,妨害瞭他們原本平和的自由貿易。這種結論不免令人生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