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傢蘇泓月以洗練的文字、詩意的筆法、詳實的史料,以及對真實人性的洞悉和悲憫,生動地刻畫齣李叔同從風流纔子到一代名僧的悲欣傳奇。
他是20世紀中國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學貫東西,纔華橫溢,堪稱中國現代音樂、戲劇、美術之先驅;後半生,他勇猛精進,慈悲度世,修成佛門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被譽為“人天師範”。
他是誰?
齣傢前,他是三少爺李文濤,風流 纔子李瘦桐,留日學生李哀,白馬會參展畫傢李岸, 俳優戲藝人李惜霜,教書先生李叔同,斷食後脫胎換骨的居士李嬰……齣傢後,他是佛門弟子弘一釋演音,戰亂時立誓殉教的晚晴老人,過化民間、以佛偈與弘法濟世的善夢上人。
一人,一名,一輩子,能做好便是不易,而李叔同用瞭六十三年時間,完成瞭常人的許多倍人生。
為什麼?
因為他的人生是不斷體驗又不斷重造的過程,他有一顆無處安放又渴望得到安寜的心。他設計,並親身實踐瞭如戲似夢,旁人無法超越的一生。
他的一生看似由絢麗歸於平淡,然而淡極始知花更艷——這纔是真正豐沛燦爛,臻於至境的人生。以此書而觀照自身,纔知孰重孰輕,何去何從。
蘇泓月,江蘇南京人,學者、作傢,先後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北京大學哲學係(主攻中國美學方嚮)。研究方嚮為中國古代藝術與漢傳佛教。齣版作品包括:《李叔同》《古樂之美》《盜國》等。2016中國好書獲奬者,第十二屆文津奬得主。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从幼稚童声到天籁之音,或悠扬或低沉...
評分第一次听到“李叔同”的大名,是从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李叔同是丰子恺的老师,同时又对音乐、美术、书法造诣颇深,在丰子恺的笔下,李叔同是一位不苟言笑,却又温和威严的教师形象。 后来,李叔同又遁入空门,探寻生命的真谛,成为“弘一法师”,这一度被传为一段佳话。然而丰...
評分世人对李叔同或者弘一法师,熟悉多半是因为这两个名字。而这两个名字,就客观而言,实归同一人——亦即李文涛——所有。而对于李文涛这个名字来说,仅仅不过只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名字罢了,基本上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指的到底是谁,也许即在当时已茫然,更不用让今天的读者去...
評分幼年时看过一部讲述弘一法师的电视剧,从那时起,心中便对这位谜一般的人物充满了敬畏。看了本书,与众不同的人物传记,作者文风柔婉,却刻画了刚毅严谨的一代高僧;作者文字秀美流畅,读后久久眷恋沉浸其中,本人词穷语乏,难表其意,还是推荐大家看吧。
評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首《送别》,曲子借用了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词则填得颇具东方韵律与审美。 歌曲编完,本是当作一件礼物,收礼的人叫...
讀兩章,果斷棄。
评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的詩文之美和經曆之傳奇都是公認的。這本《李叔同》轉機期待已久。從設計、排版、裝幀到文風、敘述技巧和故事張力,用心的還原,目前看到最好的一本瞭。
评分給裝幀一星。
评分讀瞭五分之一,隻有封麵好看,內容太抒情,空。
评分文筆很美,但以小說筆法寫傳記,真假難辨,令人睏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