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论语》,剖析孔门十弟子言谈事迹,获取学习孔子的绝佳方法
……………………
◎ 编辑推荐
★ 大家小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经典之作,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傅佩荣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以及译解传统经典方面造诣颇深。
★ 向孔门十弟子借智慧。颜渊好学,子路果敢,子夏谨慎,冉有多才… …他们性格不同,资质各异,分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 取法孔门十弟子的意义。既可以感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成果,从不同角度体悟儒家思想,又可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断修炼身心。
★ 为孔门十弟子立传。从《论语》中梳理出十弟子的形象,深入剖析各人言谈事迹,近距离凝视孔门十弟子,感受圣人门下弟子的璀璨光华。
……………………
◎ 内容简介
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以名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的十大弟子犹为杰出。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论语》之中。是他们的提问,让孔子的“一贯之道”从各个角度都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如果读《论语》而不了解孔门十弟子的面貌,如果忽略了孔子所言的对象,那就无从了解他言语中蕴含的真意。
孔门十哲性格不同、资质各异:颜渊聪颖好学、子路豪气率真、子夏谨慎深思、曾参勤勉进取、子游胸怀天下、宰我巧言善辩、子贡通达灵透……他们提供的学习光谱,让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便是学习《论语》最有效的方法。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老师倡导“以孔子为师,与孔子为友”,他从孔门十弟子的独特视角切入,使读者可以更为完整地认识《论语》和孔子。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一直以来,我对各类“国学著作”都嗤之以鼻,对于各类经典解读也不敢恭维,老祖宗说的话,告诉我们的道理固然高明,但是最高深的武功秘籍往往如此,你如果驾驭不了它,你必定受其反噬。只有一个人足够成熟,拥有足够的阅历,能把这些精深的道理了解透彻并能根据特定情况特定使...
评分 评分 评分这几年,国学兴起,全国各地都建立起各种国学推广机构。不仅成年人,很多三五岁的小朋友也已经开始正襟危坐地读经、诵经。而国学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孔子,正如柳诒征先生所说:“中国历史,孔子一人历史而已。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一人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
评分目前,在中国一些城市,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在开学前都要轮流去孔庙拜祭孔子,以示尊师重教。 搞笑的是每逢大考之前,比如高考、中考,甚至是期末考,很多学生家长如同信男信女地涌向孔庙,祈求自己家的孩子考高分,上名校。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我们无可否认:孔子虽已逝...
3.5星,电视台节目讲稿,比较通俗的介绍了孔门四科十个弟子的情况,材料几乎全来自《论语》,或者说对《论语》里关于十弟子的语录做了通俗的解读,对读者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志意,激发兴趣。不过,讨论孔门弟子以及相关的《论语》语录,还是应更多的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更多的对勘不同的注疏,才会更有趣。再就是我个人并不赞同把十弟子全都生活化,孔门四科里,德行旨在培养君主,言语旨在培养外交家(周代意义上的、诸侯之间的),政事旨在培养总理宰相一类,文学则旨在培养学术礼仪。如果将其一律采取生活化、心性化的道德描述,反而混淆了四科的不同面目。
评分曹公曾有一问掷地有声:金紫万千谁治国?如今“万千”俱往矣,就将“金紫”还奉与应得的人吧。敬素王与十哲,敬傅老师。
评分曹公曾有一问掷地有声:金紫万千谁治国?如今“万千”俱往矣,就将“金紫”还奉与应得的人吧。敬素王与十哲,敬傅老师。
评分原本对国学的书多少有点抵触,总觉得说来说去总是那么点事儿。一开始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其中几个弟子的性格看着实在生闷。所幸随意翻到了倒数第二个宰我。这个人比较有意思,没有太多的满嘴漂亮话,脑子又活络,而且有独立思辨能力,虽然在孔子的嘴中他是个反面典型。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最后的问答录很有意思,提到了很多国学的现实作用。
评分不读也不要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