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日本史 日本 历史 近代史 日本研究 政治学 甲骨文丛书 政治
发表于2025-02-22
元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世纪90年代,明治宪法制定以后,元老作为天皇的特别辅佐者,开始负责选出首相、决定内阁存废、(发动或结束)战争、条约修订等重要国务。
近代日本曾经历了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园寺公望等八位元老。虽然因为并非正式的组织机构,元老曾被批判为日本政治的黑幕,但在昭和初期军部崛起的情况下,元老作为不成熟的立宪制国家的辅佐者,逐渐受到很高的期待。本书刻画了经历半个世纪、位于日本权力中枢的元老形象,由此追寻近代日本发展的轨迹。
伊藤之雄,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生于福井县,197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1981年从京都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助理教授等,1994年开始任京都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政治外交史。著有『立憲国家の確立と伊藤博文』(吉川弘文館,1999年),『昭和天皇と立憲君主制の崩壊』(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5年),『明治天皇』(ミネルヴァ書房,2006年),『昭和天皇伝』(文藝春秋,2011年)等。
通过被称为日本近代政治的“黑幕”的元老制度,展现近代日本发展的轨迹。
评分翻译的真的比较一般,很多地方没有按中文表述习惯进行词句的调整。内容上也有点偏重于平铺直叙历史事件了,有些流水账。最后一章算是总结了下,但表述也还是有点口语,大白话似的……略有失望
评分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维新元老在推动日本近代化和君主立宪制上功绩卓著,但也因其藩阀出身的狭隘意识,拖累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使得政党政治始终处于弱小畸零的状态,而民意最终通过“下克上”“皇道派”等民粹主义散发,最终走向癫狂末路。西园寺公望的民主思想恰遇上元老正盛之时,而元老凋零之际又要面对民粹军国主义,实在是进退维谷的悲剧人物,人生若小梦之叹真是肺腑之言。(本书是学术气味浓厚的普及性著作,叙述并不生动,倒也是日系作品一贯的风格。)
评分伊藤关于元老制度研究的通论性著作,综合了他的几部元老研究和天皇研究中的观点。从1896年元老身份确立到1937年西园寺公望逝世制度崩溃,元老可以被视为明治初年藩阀政治的一种遗存,与政党、军部构成战前日本政治的三大支柱。在伊藤看来,元老虽然长期干预首相人选,但也有保证在政党政治不成熟的前提下,维持政局稳定的一面。随着元老一一去世,仅存的西园寺公望既无法维持合法性也无力补充新的元老成员,元老制度最终走向了灭亡。而政治三角平衡的破坏也加剧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最终为发动大东亚战争埋下了伏笔。值得注意的是,元老制度不仅左右日本国内政局,同样也间接影响了20世纪的中日关系,伊藤、山县和西园寺公望构成日本对华政策保守的一翼,如何分析元老政治与近代中日关系,实在是一个值得去追究的有趣课题。
评分其实是作者多部研究元老著作的一个缩略总结的书。全书评价最高的三位政治家是伊藤博文,原敬,西园寺公望。前半本比较有意思,解答了我一个疑问,我之前一直认为桂太郎不是元老,但说不清为啥,现在清楚了。后半本可能是为了压篇幅,叙事极其简略,有流水账之感。另,元老跟中国古代的世家大族完全不是一回事,某条热评是胡扯。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是个奇迹,相较于中国失败的“戊戌变法”以及之后的若干所谓成功或不成功的“革命”,日本竟然和平地从封建国家过度到君主立宪制的宪制国家。虽然日本的天皇制度和中国的皇帝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且明治维新之前仍是幕府时代,但同为有着...
评分作者伊藤之雄,京都大学教授,日本历史学家。 《元老》从明治维新开始,从日本由三条实美、大久保利通等革新的元勋主持的太政院把控实权,发展到伊藤博文为首的元老非正式机构推荐首相形成实权,然后权利中心转移到山现有朋,直到逐步形成的8元老只剩西园寺公望,再到最后元老...
评分 评分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是个奇迹,相较于中国失败的“戊戌变法”以及之后的若干所谓成功或不成功的“革命”,日本竟然和平地从封建国家过度到君主立宪制的宪制国家。虽然日本的天皇制度和中国的皇帝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且明治维新之前仍是幕府时代,但同为有着...
元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