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失落,激情过后,还有什么可以相信?
继白先勇《孽子》之后,又一经典作品
时报文学奖、金鼎奖得主
台湾重量级作家郭强生构思二十年代表作
2016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组入围作品
???? 编辑推荐
☆《断代》是台湾中生代重要小说家郭强生构思二十年的得意之作,为郭强生首次引进大陆的作品,也是郭强生继前两本小说《 夜行 之子》《惑乡之人》之后,持续状写同志世界的痴嗔贪怨、探勘情欲版图的曲折诡谲,对时间、生命流逝做更进一步省思的经典作品。
☆《断代》的故事背景,时空承接白先勇的经典同志小说《孽子》,从八〇年代的台湾社会写起,一路写到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在时代的剧烈变迁之间,纵向描绘了一个世代的同志形象。郭强生借这本作品,抛出“爱是什么?”“同志/我的存在究竟是什么?”等终极提问,让我们通过这些问题更清楚地看见自己。
☆《断代》以推理小说的手法展开,由三条看似关联薄弱的叙事线入手,在同志世界中表演伪装、真假莫辩的氛围里,通过各个角色的心理活动或成长回忆,构筑出一个个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谜题,直至故事的末尾读者一窥故事背后的真相,方得恍然大悟。书中不仅对因同志身份而被迫处于社会边缘的心理刻画入微,更触及了成长、衰老、死亡及死后的“游魂”,运用这些元素,对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爱情,完成了一种立体而独到的诠释。
???? 内容简介
曾在交际圈风光无限的老七已步入中年,在亲密好友重病离世之后,还是坚持在台北闹区独自守着“美乐地”酒吧。曾经被一个大学生伤得很深的他,对于追求了大半生的爱情,仍然怀着哀怨的心情。
小锺在高中时被同学姚诱惑,却也让他初次尝到情欲的滋味。大学时期他和姚再次相遇,姚的身边多了好同学阿崇,学姐Angela,四人之间的感情复杂暧昧,似假还真。对姚的不解,对未来的迷茫,这些青春的悸动,随着美好黄金年代的逝去,不堪回首。
在便利店打工的阿龙,默默守护女友小闵,打算存够钱之后,小两口一起开一间进口服饰店。他一直怀揣着一个令他困惑羞耻的秘密不愿正视,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对面酒吧的老板倒卧在店内……
通过这些主要角色的回忆和忏情告白,一种特殊边缘身份的集体记忆和情感结构,在郭强生兼具宏观与微观的笔下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 名人推荐
如果并列《孽子》和郭的同志三书,我们不难发现世代之间的异同。《孽子》处理同志圈的聚散离合,仍然难以摆脱家国伦理的分野。相形之下,郭强生的同志关系则像水银般的流淌,他的人物渗入社会各阶层,以各种身份进行多重人生。两位作家都描写疏离、放逐、不伦,以及无可逃避的罪孽感,但是白先勇慈悲得太多,他总能想象某种(未必见容主流的)伦理的力量,作为笔下孽子们出走与回归的辐辏点。郭强生的夜行之子不愿或不能找寻安顿的方式。在世纪末与世纪初的喧哗里,他们貌似有了更多的自为的空间,却也同时暴露更深的孤独与悲哀。
——文学评论者 王德威
相较于《夜行之子》偶尔流露出辞溢于情的感伤主义,《断代》的文字则更为凝练精准,刻画入微地呈现了同志肉身情欲和爱恨嗔痴的浮世绘,比起白先勇不遑多让;他犀利又深刻地直捣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恐同和恋同的灰色地带,且又将性和政治交互指涉谐仿,可说是直追创作《美国天使》的汤尼·库许纳(Tony Kushner)。
——酷儿与性别理论学者 张霭珠
这部文字沉稳,布局有戏剧的精巧,却又不失之晦涩繁复的长篇小说,处理的是中老年男同志的处境与心境。同志作为台湾异性恋霸权境内的异族,在1990年代同志文学大兴之后,早已不是什么冷僻的文学题材,然而郭强生的视角有其独到之处,从题材到风格,都有别于张致艳丽的“传统”同志文学,自有一股老派的、深厚的底蕴。
——文学评论者 朱宥勳
郭强生,1964年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纽约大学(NYU)戏剧博士,目前为台湾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教授。曾获时报文学奖、金鼎奖、台湾文学金典奖、开卷好书奖、九歌年度小说奖、金石堂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奖等多项大奖肯定。已出版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夜行之子》,长篇小说《惑乡之人》《断代》,散文集《就是舍不得》《何不认真来悲伤》《我将前往的远方》,文学论著《文学公民》等。
刚开始的时候分享给朋友说:这大概是一本做基百科。越到后来越觉得压抑,书封上写:虽然是烂命一条一条,可是至少知道生错的是时代,不是自己。 melody里面的莺莺燕燕,时候无处可去依旧在酒吧门外游荡。阿龙隐晦又难以启齿的同性经历。老无所依的Andy。不能避世全身心投入的姚...
评分 评分我第一次遇见宇哥那天,是高一开学的军训,那时候他穿了一件黑色的短袖,前面印着金色的龙,看起来俗气十足,却在气势上丝毫不输。 我站在他后边忍着他身上溢出的汗臭味,尤其是他不知出于何种居心撒上的香水,我很难受,那种味道让我想起来破烂的理发店烫头发那种领人窒息的粘...
评分说实话,我作为一个被广大亲友盖章认证过的“豆瓣小清新”,都实在无法get到这本书,已经看了3/4,想来想去还是弃了。也可能自己年纪大了,越来越无法消化纯文学作品中约定俗成的那种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这件事啊,就跟祥林嫂口中的阿毛一样,点到为止最好,想太多还都得写下来...
评分上世纪九十年代,郭强生赴美学习戏剧,彼时,恰逢美国剧作家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的作品《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横空出世。由此,我不得不心生疑窦,前者是否曾师承后者之金针笔法,或是曾在百老汇亲身沉浸于后者创造的爱恨嗔痴之中无以自拔,才能将这么一...
”这个世界到今天只走到了青春健美的男孩们高呼同志无罪,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们接下来该怎样面对老与丑、病与残。“
评分向来对同志文学、女性主义写作很警惕,因为惯常的套路都是用性、两性来阐释一切。郭强生的《断代》太惊喜!不仅从男同的叙事视角讲述微妙的同志情感体验,还勾连出整部台湾同性运动、流行(亚)文化的历史记忆,跳脱出单纯的性解读。笔力丰满老到,胜过朱天文的《荒人手记》、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
评分非常难能可贵的自省反思之作,即便绵密中略显紊乱,却有一种裂缝般的撕扯感。那句“大限时刻,有妻小围泣在侧的人生才比较圆满吗”,着实令我心惊。而当世风卷云涌的同志浪潮,终究还是逃不过“断代”的宿命,因为我们骨子里并不相信任何事情都会越来越好,所有历史都不过时随风轮转罢了。那句“这个世界到今天只走到了青春健美的男孩们高呼同志无罪,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们接下来该怎样面对老与丑、病与残”,如此苍凉。
评分光是题材我就想给五星。“他们生错的是时代,而不是自己。”不同年纪,身份的男同志和他们的游魂,被时代裹挟着,从白先勇笔下的安乐乡,飘到了郭强生书里的美乐地。
评分王德威说郭强生念大学的时候看到他是聪明乖巧风度翩翩的,而这几年读他的文字却是极阴郁苍凉的,不禁开始关心他这些过得怎么样。《断代》里我看到的是性少数成长的不易,以及爱情里的不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